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57章 惊澜(下)[第2页/共4页]

殿中文武见此景象,立时鼓噪起来。更有很多与司马光熟悉大臣嚷了几句后又恍然回神,仓猝追出步队试图去拽司马光。

“你!”司马光怒指慕容复,他一早便知慕容复与苏轼的师徒名分,当他是半个本身人。现在见慕容复公开反叛,司马光不免又气又恨。

“司马相公!”

司马光说罢,大庆殿内一片死寂。过了好久,高太火线感喟着道:“司马相公所言老成……”

一贯如木偶般坐在殿上的哲宗天子忽而轻叹一声,低声诵道:“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波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本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司马相公,朕本日若弃了五砦,夏人能让朕有几日安寝?”

种谔一介武夫,不知司马光大要对峙偿还五砦,实际剑指新党,只冷哼着道:“五砦之地并非我西军的起点,反而是我朝经略西边的桥头堡。只待有朝一日平灭夏国,每年度支的军饷天然减少。”

司马光以官位威胁高太后已是一个不错的格挡,可惜,他赶上的是博古通今的机谋大师慕容复。满朝文武见司马光请辞,俱觉得他这是昂首认输,唯有慕容复一眼便看出他是以退为进。当下以密音传入之法向种谔言道:“种经略,拦住他!”

有这三人带头,眨眼间,满殿文武竟走了七七八八,最后仅剩下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等数名大臣极其翅膀还留在朝堂之上。

被高太后当了十多日隐形人的章惇听了慕容复这番话不由大起知己之感,当下朗声笑道:“司马君实,村夫子罢了,能有甚么本领?”

元丰五年的宋夏之战宋军虽说大败,但种谔却还是以他的连续串反对徐禧战略的上疏以及最后那神来之笔的救济永乐,抵定了他西边战神的威名。乃至于现在他放言谁若轻言割地,必得增兵十万竟无人能辩驳亦无人敢辩驳。

惊魂甫定的高太后也出言劝了一句:“司马爱卿,汝之忠心哀家心知肚明,贩子村言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尚书右丞吕大防与司马光乃是至好,他虽不认同司马光之议,却也不忍见种谔如此出言讽刺,马上呵叱道:“种将军,君前岂容浪对?高低尊卑有别,你如此编排当朝宰相,心中可有‘端方’二字?”尚书右丞掌辩兵、刑、工三部官员之仪,由他出言改正种谔言行也算是职责地点。

这一回,连种谔也答不上话来。宋朝天赋不敷,冷兵器期间没有好马要打败仗,只能用性命和银钱去填。而这些性命与银钱终将转嫁到百姓的头上,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磨难。

种谔也有样学样,深揖一礼道:“文州刺史种谔,戋戋五品官,亦不配留在殿上摆布国事,微臣辞职!”

种谔明显明白这个事理,也不与吕大防辩论,只大声上了一早筹办好的“干货”。“微臣常在军伍是个粗人,那些文绉绉的事理微臣不知!但微臣守边三十载,自傲若论宋夏两国边事,无人能比微臣更加老道。五砦之地虽说利小,可一旦割让则攻守之势立变,自通远至熙州皆难驻守,我大宋实际让出的地盘将远甚五砦。另有通远至熙州并无天然险要,若要驻守需增兵十万并沿途筑城防备。这十万士卒年年代月人吃马嚼,糜费资财多少,就请度支司的相公们自个去算罢!”

有此原因,种谔这番粗话刚一出口,满朝文武已迫不及待地放声大笑。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