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惊澜(下)[第1页/共4页]
元丰五年的宋夏之战宋军虽说大败,但种谔却还是以他的连续串反对徐禧战略的上疏以及最后那神来之笔的救济永乐,抵定了他西边战神的威名。乃至于现在他放言谁若轻言割地,必得增兵十万竟无人能辩驳亦无人敢辩驳。
司马光话音方落,慕容复的目光不由微微一沉。史乘记录,大宋经略五砦的大部分资金来自青苗钱息、助役钱和宽剩钱。而这些俱是新法所出钱息,是司马光搏命也要拔除的东西。新法一除,经略五砦的资金立时无着。未免有人腹诽旧法不如新法,这处理不了的题目,也唯有让题目消逝。或许,这才是司马光一力对峙偿还夏国土地的真正启事。明朝时因为党争,文臣能够将武将的大胜说成大败,那么宋朝时因为党争,文臣将武将打下的地盘顺手送人也就平常了。想到这些,慕容复的心逐步冷硬了下来。
“司马相公!”
种谔明显明白这个事理,也不与吕大防辩论,只大声上了一早筹办好的“干货”。“微臣常在军伍是个粗人,那些文绉绉的事理微臣不知!但微臣守边三十载,自傲若论宋夏两国边事,无人能比微臣更加老道。五砦之地虽说利小,可一旦割让则攻守之势立变,自通远至熙州皆难驻守,我大宋实际让出的地盘将远甚五砦。另有通远至熙州并无天然险要,若要驻守需增兵十万并沿途筑城防备。这十万士卒年年代月人吃马嚼,糜费资财多少,就请度支司的相公们自个去算罢!”
但是司马光乃文臣之首,间隔殿中那根蟠龙玉柱颇近,这个时候再要驻守殿门的禁军赶上来禁止他他杀,毕竟晚了一步。眼看司马光将要血溅当场以证明净,几个老臣已万般不忍地闭上了双眸。
种谔心中对劲,却还是尽力做出一副沉稳之色,抱拳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这一回,连种谔也答不上话来。宋朝天赋不敷,冷兵器期间没有好马要打败仗,只能用性命和银钱去填。而这些性命与银钱终将转嫁到百姓的头上,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磨难。
被高太后当了十多日隐形人的章惇听了慕容复这番话不由大起知己之感,当下朗声笑道:“司马君实,村夫子罢了,能有甚么本领?”
种谔闻言顿时放声大笑。这一回,他再不消慕容复教他如何应对,只向哲宗与高太后言道:“如果官家、娘娘坚信我大宋与夏国乃是兄弟之国,将天下承平的愿景依托于夏人的‘仁义’,则微臣再无话可说。莫说五砦之地,便是将汴都城双手奉上结夏国之欢心,也是该当!臣请卸甲归田,告老回籍。可倘若大宋视夏国为腹心之患,必欲除之方可安天下,臣请杀了这献媚蛮夷窃据我大宋宰相一职的狗汉奸!”
章惇不顾高太后神采丢脸,不管不顾隧道:“知枢密院事章惇,戋戋从二品官,不配留在殿上摆布国事,微臣辞职!”
司马光苦涩一笑,颤巍巍地推开文彦博与吕公著,清算衣冠向殿上的哲宗天子与高太后深揖一礼:“官家、娘娘,五砦地处偏僻,我朝若占,则何故养民、何故实边?先帝光复五砦当然风景无穷,但是运营这五砦之地每年耗支不下三百万贯。长此以往,国度赋税日重、百姓承担日重,难道作茧自缚?”
不等司马光答话,哲宗天子已非常讨厌地瞪了司马光一眼,尖声诘责:“有朝一日,夏人来攻,你除了弃土还能有甚么主张?史官,给朕记下,割让五砦之事,朕果断不从!退朝!”
“谢陛下!”种谔抱拳一礼,依着慕容复以内力传入他耳中的话语大声复述。“司马相公的话,微臣听明白了。不过是官家、娘娘如果甚么都听他的,他就接着干这宰相;如果不肯听,那他就要去官。依微臣之见,司马相公这宰相称真做得风景,连官家、娘娘都要看他神采,满朝文武没了他司马屠户,大伙都要吃那带毛猪,微臣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