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1页/共3页]
宝钗欣然应允,同探春一起分花拂柳走过来,随口将外头贩子间那些风趣却又不过于粗鄙的趣事,细细拣了几件,说与探春听。探春本来就神驰外间天下,听了不免眼中放光,赞不断口。
前些时探春因喜好内里精美别致好玩的玩意儿,托宝玉出去买,特特地攒了好几个月,才攒下了十来吊钱,又花操心机做了一双鞋子给宝玉穿,作为谢礼,宝玉还老迈不甘心,想着推托呢。
谁猜想没过了多久,薛二叔一夕抱病,缠绵了大半年的风景,竟放手没了,梅家的态度就产生了窜改,对于婚约之事,竟然杜口不提。
探春尚未答言,脸颊上就有两块飞红。宝钗察其形度其意,料得探春必是有甚么难堪的处所,想借此换些银钱利用罢了。
宝钗对于贾母要给宝琴求配之事有分歧观点。如果端的故意说给宝玉,岂有逼着王夫人收干女儿的事理?只不过是贾母和王夫人婆媳斗法的一种持续罢了。她还怕黛玉为此不安闲,特地比了例子透给黛玉听,钗黛之间倒没为了个宝琴弄出甚么不痛快来。
谁知陈小三倒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竟把事情弄得非常颤动。先是悄悄选了些三姑六婆,拣了那经常到深宅大院走动的,命她们无妨代为收些针线绣品,多有穷官宦之家的后宅乃至朱门大户的姨娘们因手头不余裕,暗里托了三姑六婆把些针线活换钱的;继而又放出风声去,说自家绸缎庄上有这么一批精美活计,系深闺淑女所出,引得那些受够了工匠绣娘之匠气粗糙的采买人赞不断口不说,又有一帮倾慕风雅的天孙公子听闻是淑女所作,争相竞买,买卖更是蒸蒸日上。
不过端方归端方,到了火烧眉毛,且顾眼下的风景,谁肯为那些繁文缛节的虚礼争竞很多。就连史湘云这等侯爵家的蜜斯,也因家里头嫌用度大,不得已把府上差未几的针线活全交由后宅娘儿们亲身脱手做呢。
宝钗听了就动了心机,因思忖着后宅女眷,针线绣法较以外头浅显的工匠绣娘,倒是少了几分匠气,多了几分邃密,只怕是能卖出好代价的,就叮嘱陈小三悄悄留意,如有深闺女眷所出绣品,无妨悄悄高价收了来。一来也不孤负女眷们在绣品上花的心机,二来也存了以精美绣品招揽买卖的意义。
贾府中下人们一双双繁华眼睛,探春又夙来是个要强的,对下人们更是奖惩清楚,这日子久了,手中就不甚余裕。虽则女人们平常用度、衣裳头面诸物,自有王熙凤筹措安排,倒是不缺的,但若想有些私蓄,却就难了。
宝钗当时衣食无着,自顾不暇,只偶尔传闻因朝廷搜捕得紧,柳湘莲就带着宝琴南下出海,也许去了甚么真真国也何尝可知,恰好应了宝琴昔年背的真真国女孩子的五言律诗:“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体贴。”
宝钗想到这里,对探春又多了一份顾恤,见摆布更无一个外人,才悄声问道:“我问你一句话,你须明白奉告我。莫非是姨娘那边有甚么难处不成?如有难处时,固然开口。要晓得寄售绣品之事,当然是真,可若从寄售到绣品脱手,换得银钱,尚需光阴。倘如有甚么难堪处,尽管奉告我。如果一时不急着,只是姨娘手上有多余的绣品,白放着可惜了的,无妨拿来寄上一寄,别的不说,保管代价是比外头高的。”
其间贾母倒是放出过风声来,说要给宝琴求配,又是问八字又是逼着王夫人收干女儿的。连贾府世人并薛阿姨都当是要说给宝玉了,紫鹃更是为黛玉忧心忡忡,演出一起情辞试莽玉的闹剧,闹出好大的动静来,把宝玉都吓出病来了,实在啥事也没有,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