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96章[第1页/共3页]

宝钗一惊,忙问此中原因。本来宝钗固然常常跟薛阿姨念叨着,说要请官媒说亲,但碍于王夫人的面子,又有薛阿姨到处作梗,此事遂不了了之。却想不到有官媒上门相看,莫非是薛阿姨改了性子,转意转意了不成?

黛玉沉默。

是,薛家是国公府贾家和九省提督王家的好亲戚,眼下元妃娘娘在宫中炙手可热,王子腾又是御前宠臣,官媒明面上也不好跟薛家叫板。但是官媒最精通的便是私底下暗搓搓的活动,随便漫衍些谎言,说你一句不好,便是有再好的桃花,只怕也被挡没了。

宝钗公然尚记得《莺莺传》里的字句,她敛了容色,向黛玉一字一句道:“张生亲口说:大凡天之所命美人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敷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常日里我只抱怨姐姐远着我,却想不到姐姐竟是个外冷内热的心肠。”黛玉打动道,“姐姐之语实在是金玉良言,我记下了。实不相瞒,方才我还在沁芳闸那边看《西厢记》呢,只感觉词采警人,却想不到有这很多来源。”

宝钗一向把黛玉送出蘅芜苑的大门外,遥遥瞥见紫鹃迎上去说话,猜想无碍了,这才回身回房。刚进房门却见奶娘张嬷嬷满面东风坐在椅子上,瞥见宝钗赶紧站起家来,笑着说道:“女人大喜了。我传闻有官媒上门,要求见女人一面呢。”

至于藕官和菂官口中言及的龄官,倒是大观园中又一个薄命人。

宝钗不由得哭笑不得。以都城之大,却又去那边寻姓韩的人家?更何况她欲官媒相看,只是想离了贾家这个是非窝罢了,并不是急着嫁人。以是对莺儿娘所说也不在乎,只是一味叮嘱她刺探官媒的来源。

宝钗心中模糊有些不好的预感,半晌以结果见莺儿娘返来,脸拉得老长,满脸倒霉,直到见到宝钗时候,才稍有收敛,闷闷答道:“太太不由分辩,将官媒给赶走了。”

龄官本来被朱紫看重,理应有着大好出息。岂料一来她生性固执狷介,不肯趁机攀附权贵,二来私心恋慕着宁国府里的朴重玄孙贾蔷。

黛玉听宝钗娓娓道来,倒是早听出来了,此时听宝钗问,便笑道:“想来你师父必是那位从宫里出来的姑姑了?她见多识广,说的话,必定是比玉皇大帝的符咒还管用呢。”

薛阿姨只顾着和宝钗唱反调,想是自发得大可将宝钗许配给宝玉,纵使获咎了官媒却也无碍,但是她却没想到,薛蟠还没下落呢。如果官媒肯经心,从那官宦蜜斯中挑了和顺知礼、宜家宜室的,方是薛家的福分,如果官媒蓄意抨击,再似宿世那般娶了夏金桂过门,薛家就永无宁日了,薛阿姨这个做婆婆的又岂能有好日子过?

她实在只不过是爱那些戏文词采清丽罢了,并没有别的心机,但却也知宝钗之言实在是金玉良言,推心置腹之语,若不是将她当作亲人普通,是不会等闲说出来的。

黛玉却也笑道:“哪有做仆人的赶客人走的?”心中却非常感激宝钗待她的一片情意,遂未几逗留,起家告别。

黛玉既然肯将私看《西厢记》之事据实以答,想是听进劝了。

黛玉正在为藕官、菂官之事震惊不已,却不想宝钗竟问她戏文,一时转换不及,却听宝钗不等她答复,只是自顾自的说道:“我有一句肺腑之言,你且记着了。这《牡丹亭》、《西厢记》的戏文,虽不算甚么端庄文章,却也是前人千锤百炼的精华地点,自是词采警人,耐人回味。想来你最喜诗文之道,那戏文你也是喜好的。只是我却要劝你一句,此书文法虽佳,但叙事却只是哗众取宠罢了。如果将那戏里的故事信觉得真,移了脾气,不免吃了亏去。”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