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六道轮回的传说】[第2页/共4页]
能海法师传记能海法师(1886--1967),四川绵竹县人。俗姓龚,名缉熙。父母早逝,依姐为生,就读私塾,颖慧非常,饱读儒书。清末国度多故,发愤从戎,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入陆军黉舍速成班,与刘湘、刘文辉划一学。1907年以优良成绩毕业,旋以营长调云南讲武堂任教官,时川籍朱德、杨森皆列门墙。五十年代,法师出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及天下群众代表大会代表,住锡北京广济寺,朱德委员长尝过从存问,畅谈旧事,待以师礼,并赠衣致慰。讲武堂结束,法师回川任团长兼川北清乡司令。1914年调北京将军府供职,闲居无事,开端涉历佛书。后东渡日本,考查政治及实业,见彼邦佛教流行,因此对佛教产生兴趣。闻川人张克诚传授在北京大学讲授佛教哲学,阐发极其精炼。试往旁听,大为叹服。所居相距约二十余华里,每日早往晚归,闻法心切,不觉疲惫。遂与张传授深相结识,张亦常到法师居处,详为讲解。法师当真研读释典,如获珍宝,始赞叹宇宙人生之奥妙,竟然全在佛法中。今后决计献身佛教奇迹,以弘法度生为己任。1914年法师与刘洙源(成都大学传授),谢子厚诸居士,建议创设成都佛经畅通处,及少城梵学社,社址在少城公园(现成都会群众公园),常延请法师、居士在此讲经说法。法师既插手听讲,偶然亦为听众说法。“俱舍”二字,可讲七天。足见其所学赅博,并深有解悟。此时法师借居成都文殊院,尝语人曰:“迟早每闻钟声,辄动削发之念!”因商之于姐,姐对峙必待有火线许削发,师不敢违命。1924年,法师39岁,生一子,刚满月,乃决然割爱离家,礼天宝寺方丈佛源老法师为剃度师,削发为僧,法名能海,字阔初,旋重新都宝光寺方丈贯一老衲人受具足戒。后其两位夫人亦在成都爱道堂削发。法师今后深切经藏,摸索奥义。闻藏密典范甚富,本地鲜有传译,决计赴藏求法。前后两次入藏,时候长达七年,备极艰苦,毫不畏缩。虽在藏地糊口,仍然对峙茹素,不沾荤腥。戒行之精严,世所罕见。法师在西藏礼康萨仁波卿为底子上师,深受正视。于显教首要学《现证寂静论》,于密法首要学大威德生圆次第,尽得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