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五章[第3页/共4页]

三型,向秀:开初也回绝与当局合作,但终究敌不过局势,只好放弃反对峙场。

向秀是嵇康的好朋友,还常常跟嵇康参议哲理,嵇康写《摄生论》,他就写《难摄生论》,以便引出嵇康更多的群情。钟会来看嵇康的时候,嵇康正在跟一个朋友打铁,不睬睬钟会,这个打铁的朋友就是向秀。以是向秀的政治态度跟嵇康是一样的。待到司马氏接连搏斗政敌,向秀的老友嵇康也被杀了今后,他感到胆怯了,晓得如果不平服于司马氏,本身也会落得嵇康那样的了局,只好勉强当了一个小官。司马昭还调侃他说:不是传闻你要隐居吗,如何到洛阳来了呢?他只好忽悠说:隐士们都是些狷介之士,不值很多加恋慕。向秀固然做了小官,实在只是对付避祸罢了,以是《晋书》说他“在朝不任职,容迹罢了”。“容迹”实在跟隐居没有多大辨别,就是前人讲的“大模糊于朝”。

魏晋士人对自我与本性的对峙

另有两对兄弟的故事。一对是嵇康和他的哥哥嵇喜。嵇康和嵇喜兄弟两个豪情很好,在政治上却各走各的路。嵇康果断不与司马氏合作,嵇喜倒是个热中世事、不甘心被藏匿的人,哪怕是司马氏当政,他还是要仕进,因而挑选向司马氏让步。大抵因为这一点,阮籍不喜好他,对他翻白眼。吕安也不喜好他,称他为“凡鸟”。这个故事载于《世说新语·简傲》第四则: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厥后,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鳳”字而去。喜不觉,犹觉得欣故作。“鳳”字,凡鸟也。(许慎《说文》曰:“鳳,神鸟也,从鸟凡声。”)该则刘孝标注引《晋百官名》曰:嵇喜字公穆,历扬州刺史,康兄也。阮籍遭丧,往吊之。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喜往,籍不哭,见其白眼,喜不怿而退。康闻之,乃赍酒挟琴而造之,遂相与善。

二型,阮籍:爱憎清楚,内心痛苦,但不想获咎当局,只好与他们冒充周旋。

这话反应了第二章所讲的,在魏晋期间,在士族阶层当中,遍及觉醒了一种个别认识。跟着这类个别认识的觉醒,一小我开端熟谙本身的本性,即在精力上分歧于别人的那点特别的东西。人们在器重个别生命的同时,也开端器重本身分歧于别人的本性,因而开端萌发一种新的精力,就是赏识自我、看重本性,并且对峙自我、对峙本性。

不过嵇喜品德并不坏,还是好人,厥后官做得不小,也还算个好官。如果他是一个像钟会那样的小人,又是司马氏的虎伥,恐怕阮籍和吕安反而不敢跟他开那种打趣了。

“桓公”是桓温(312—373年),“殷侯”是殷浩(?—356年)。殷浩与桓温是东晋中期的两大名臣,一文一武,被时人视为朝廷的两大支柱。两小我都出身王谢,春秋也差未几,少时还是朋友,但老是暗中较量。长大后两人的职位名誉差未几,都一度大权在握,桓温当了荆州刺史,殷浩则做了扬州刺史,荆扬两州在东晋算是最首要的两个州了。更巧的是,两人都曾率军北伐,也都没有胜利,只是殷浩败得更惨一些,且是在桓温之前,桓温便乘机把他奏免为庶人,使殷浩郁郁而终。上面的对话究竟产生在甚么时候,难以考据,比较能够是两人都已冒头,但还没到位高权重的时候。桓温的话较着带有一些挑衅性子,殷浩的话则软中带硬,他不卑不亢地回敬了桓温,话也说得极标致,能够说是一等一的交际词令。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