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章[第1页/共4页]

当然,嵇康不是大家都能够做的,也不是大家都必须做的。在严峻的汗青事情面前,基于各种启事,分歧的人会做出分歧的挑选,也是能够了解的。竹林七贤是七个好朋友,都很有才调,常常一起喝酒、清谈,开端时志趣应当都差未几,但厥后就挑选了分歧的门路。阮籍跟嵇康差未几,但没有嵇康那么刚烈,对司马氏只敢软拖不敢硬碰。刘伶和阮咸固然满腹牢骚,但只能喝酒装疯。向秀最后还是挑选出来做司马氏的官,至于山涛和王戎,就不但当了司马氏的官,并且当了大官。很难说谁对谁不对,大家有大家的设法,大家也有大家的苦处,有的人挑选体制外的抗争,有的人挑选体制内的改进,这都是能够了解的。不过,如果仅仅是为了谋取权位而叛变本来的初志,放弃独立的意志,乃至贬损本身的品德,恐怕老是不会被先人瞧得起的吧。前面说过的颜延之作《五君咏》,就是咏的竹林七贤中的五小我,而把山涛和王戎从七贤中除名了。颜延之间隔七贤的期间才不过一百多年,七贤的职位在人们的心目中就不一样了。明天我们都还记得嵇康、阮籍,而山涛和王戎固然官做得很大,已经不大有人提起了。这就是汗青做出的评判,而汗青常常是不谅解人的。

如许一来,嵇康就成了司马氏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用甚么罪名来杀掉嵇康呢?这是很难堪的。因为当时的政权还是曹家的,没体例把不忠的罪名加在嵇康的头上。这时刚好产生一件事,嵇康有一个好朋友叫吕安,吕安有一个哥哥叫吕巽,吕安跟嵇康一样讨厌司马氏,但吕巽却挑选了倒向司马氏,做司马氏的虎伥。吕安的老婆很标致,吕巽是个好色之徒,奸污了弟妇。吕安当然很气愤,嵇康为了吕家的名声,劝吕氏兄弟相互哑忍。吕安承诺了,吕巽大要上也承诺了,不料这家伙恶人先告状,向司马氏诬告吕安不孝,在家打母亲。司马氏本来就讨厌吕安,便以不孝的罪名将吕安抓了起来。嵇康瞥见老友被诬告,又悔恨吕巽不讲信誉,便挺身而出为吕安辩白。不料早就挟恨在心的司马氏竟然借机把嵇康一起抓了起来,说嵇康为不孝的吕安辩白也是不孝,最后用完整莫须有的“不孝”罪名,把吕安和嵇康两小我都殛毙了。

嵇康这小我,真恰是能够称为名流的典范的。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中,不管从哪一方面看,他都能够说是第一流的人才。鲁迅就非常喜好他,花了很多时候亲手汇集、校订,辑成了一本迄今还是最完整的《嵇康集》。说嵇康不管哪方面都是第一流的人才,有甚么证据吗?当然有。起首,嵇康是一流的思惟家、哲学家,在魏晋玄学上是王弼和郭象以外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其次,嵇康是第一流的文学家,他的诗很好,散文更好,特别说理散文几近能够说是千古一人,韩愈、柳宗元都没法与他比拟;嵇康又是一流的音乐家和音乐实际家,琴弹得非常好,还写过一篇专论操琴的《琴赋》,他的《声无哀乐论》则是中国第一篇关于音乐实际的专文,直到明天另有影响;嵇康也是一流的书法家,誊写的“五经”曾经刻在太学的石鼓上,作为当时太门生写字的范本;嵇康还是一流的美女人,《世说新语·容止》说他:“身长七尺八寸(当时一尺约即是明天的二十三四厘米,七尺八寸约莫即是现在的一米八五摆布),风韵特秀。”他的朋友山涛描述他:“嵇叔夜(嵇康字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嵇康别传》描述他:“龙章凤姿,天质天然。正尔在群形当中,便自知非常之器。”就是说,他不管在那里都是鹤立鸡群,一眼便能够看出来。他死的时候才三十九岁,传闻朝廷要杀他,当时三千太门生上书朝廷,要求赦免他,留下来给他们做教员。一个三十九岁的人,竟然获得天下知识精英的分歧钦仰,这需求甚么样的学问和德行?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