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七章[第1页/共3页]

另有一点需求弥补,正如前一章所说,当时士人重情的民风影响到文学,产生了文学上的“尚情”偏向,当时士人对美的寻求也影响到文学,产生了文学上的 “唯美”偏向。魏晋南北朝文学重视情势美,修辞上讲究骈对,声韵上讲究平仄,都是这类唯美偏向的表示。尚情与唯美是魏晋南北朝期间两大文学思潮,这两大思潮都同魏晋士人的精力寻求紧密相干。

总之,魏晋人对美的寻求几近表示在统统方面,包含对美的人特别是美女人的赏识,对风韵、举止、言谈的润色,对穿着、器具的讲究,到处都透暴露来。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一小我美感或说审好认识的觉醒,是以个别认识的觉醒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个别认识的觉醒,没有对个别生命、本身代价的器重,美感或说审好认识的觉醒是不成能的。有了美感或说审好认识的觉醒,才会有艺术的缔造。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书法、绘画、雕镂、修建等艺术之以是获得光辉光辉的成绩,跟魏晋人的美感或说审好认识的觉醒与发财是紧密相干的。

魏晋人爱美的例子很多,当时有本书叫《世说新语》,刘宋期间临川王刘义庆(宋武帝刘裕的侄子)写的,三十六篇,此中有一篇叫《容止》,《容止》一共有三十九则故事,几近每一则都跟美有关,首要讲形貌之美与风韵之美,且挑几则来看看。

魏晋士人对美的寻求

我们还能够看《世说新语·企羡》第六则: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 ”

魏晋人除了重情还爱美,爱美跟重情一样,也是个别认识觉醒的表示。或许我们能够套用王戎那句话“贤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说:“贤人忘美,最下不及美,美(美感)之所钟,正在我辈。”

两晋之交另有一个闻名的美女人,就是杜甫诗中的卫玠。卫玠和潘岳都是美女人,以是杜甫拿他们来对仗。卫家也是一个大士族,出了很多人才,还特别出版法家,王羲之的教员卫夫人就是这个卫家的。卫玠很早就有了美女人的名声。他家住南昌,厥后有事到南京来,动静传开了,跑来看他的人多得像一堵又一堵的围墙,那景象大抵像我们明天的追星族追星一样。卫玠不像嵇康那样喜好打铁,贫乏熬炼,又不爱活动,身材不强健,每次上街都被人堵得转动不得,竟然把他累病了,并且一病不起,死掉了,死的时候才二十七岁,实在可惜。当时的人就说卫玠是被看死的,叫“看杀卫玠”。以是粉丝多也不必然是功德,明天还没有传闻哪一个明星是被看死的—看来还没有出甚么惊人的美女人。

《容止》第一则讲曹操的故事。有一次曹操(阿谁时候他已经被封为魏王)会晤匈奴使者,感觉本身长得不敷威武(原文是“自以形陋”)。别觉得曹操是个大豪杰,必然长很多么雄浑,实在曹操是矮个子,在明天的青年看起来,底子就是“三级残废”。他感觉这很轻易引发匈奴使者的轻视,因为匈奴使者一个个都人高马大,以是就让本技艺下的一个大臣叫崔琰(字季珪)的来假扮本身。这崔琰长得身材矗立,个子又高,另有一口四尺长的标致胡子,模样又严肃又儒雅,的确比曹操帅多了。曹操让崔琰坐在本身的坐位上扮魏王,本身则拿着一把刀站在坐榻边,扮作魏王的侍从。拜见结束今后,曹操派人问匈奴使者:你感觉魏王如何样?匈奴使者说:“魏王看起来非常严肃儒雅,但是站在他身边拿着刀(原文是“捉刀”,“捉”在古汉语中就是拿或者抓住的意义)的那小我才是一个真正的豪杰。”曹操听了今后大为惊奇,感觉这个匈奴使者太短长,便派人追上,把他给杀了。当代汉语中另有一个成语叫“捉刀人”,用来指一件事情背后的真正策划者,代替别人写文章也能够叫作“捉刀”。“捉刀”和“捉刀人”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