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章[第1页/共4页]

情的觉醒也是个别认识觉醒的首要表示之一,对竭诚感情的寻求也是一小我格独立、思惟自在的人的必定寻求。魏晋南北朝时士族阶层的精英分子中,呈现了很多重情的人物和故事,以上数例只是比较闻名的。这类重情的民风对当时的文学艺术影响很大,中国文学的抒怀特性首要就是在这个期间奠定的。中国的文学特别是诗歌特别正视抒怀,而不大重视叙事,没有呈现像西方荷马史诗那样篇制宏伟的叙事诗,跟魏晋南北朝的尚情民风很有干系。魏晋南北朝恰好是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生长的关键期间。魏晋南北朝之前,除了屈原,中国根基上没有甚么真正的墨客,大量墨客的呈现是建安今后,也就是魏晋南北朝初期的事。而这个时候恰好是重情的民风在士族阶层中风行,那么中国诗歌以抒怀为主的特性就不难了解了。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魏晋南北朝时,在士族精英分子也就是所谓名流当中,风行一种学术交际活动,叫作清谈。

魏晋士人对情的固执

再讲一个兄弟情笃的故事,配角是王徽之。王徽之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字子猷,他有一个弟弟叫王献之,字子敬。王献之才华纵横,字写得跟爸爸王羲之一样好,父子俩在书法史上合称“二王”。王徽之非常赏识弟弟的才调,感觉本身不如弟弟。有一次,他传闻有一个神通很高深的老道能够把一小我的阳寿加到另一小我的身上,就去找这个老道,说他弟弟才华过他十倍,他但愿弟弟长命,好多做点奇迹,情愿把本身的阳寿送给弟弟。没想到老道算了算,说没体例。王徽之问为甚么,老道说,因为你们两小我的寿命都没剩下多少了,就算把你剩下的阳寿加到他身上也没成心义。公然不久以后他们两个都病了,两家仆人跑上跑下传达兄弟两人的相互体贴。有一天王徽之俄然感觉几天没有弟弟的动静了,想到恐怕大事不妙,就不管本身沉痾在身,立即叫仆人用肩舆抬着本身去看弟弟。成果一到献之家里,公然发明弟弟已经死了,刚设好灵堂。他没说话,也没哭,从墙上取下弟弟平常喜好弹的琴,坐在灵前就弹了起来。弹了几次,都不成曲调,他长叹一声,把琴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人琴俱亡啊。“人琴俱亡”这四个字一向传到明天,还能够让人感遭到王徽之对弟弟的密意和哀思,赛过统统号哭。

另有一个伉俪情深的故事,配角是荀粲。荀粲出世在一个大士族家里,他是荀子的第十四代孙,他的父亲是曹操的第一谋士荀彧,他的堂兄荀攸是曹操的另一名首要谋士,他的叔祖父荀爽在汉末做过司空,他的另一个堂叔荀悦是汉末的大思惟家和史学家,写过一部《申鉴》,还写了一部《汉纪》,这两部书现在另有影响。荀粲本身也是一个思惟家,能够说是魏晋玄学与清谈的前驱人物。跟王弼一样,荀粲也是一个少年天赋,并且也英年早逝,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实际上是二十八岁)。他是如何死的呢?爱老婆爱死的。荀粲爱老婆着名,他特别宣称,讨老婆别的都不首要,最重如果要标致。他也公然娶了一个很标致的老婆(名将曹洪之女)。娶过来以后他疼惜得不得了,夏天早晨热,他就先在露天的天井里把本身摊凉,睡到床上把席子弄凉了,再让老婆来睡,免得老婆热着。到了夏季呢,他就先把本身烤热,钻进被窝里把被窝弄热了,才让老婆出去睡,免得老婆冻着。有一年夏季,他老婆感冒了,发热,阿谁时候没有空调,这一下荀粲没体例了,便像夏天一样跑到天井里先把本身满身冻得冰冷,再贴着老婆睡,想让老婆舒畅一点。他睡一会再跑出去,再冻凉了,再跑出去,再贴着老婆睡。没想到如许几次几次,他本身也感冒了。最后老婆还是死了,荀粲哀思得不得了,别人劝他说,你找老婆只重貌不重德,如许标致的女人并不难找,再找一个就是了。他却说,才子难再得,我这个老婆固然谈不上倾城倾国,但要再找一个如许标致的,也实在不轻易啊。过分的悲伤终究使他不到一年就送了命。看,荀粲这小我痴不痴,重情不重情?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