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张居正》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九回 积香庐今宵来显客 花月夜首辅会玉娘[第4页/共6页]

现在,这首诗刻在山翁听雨楼入门处的一座巨大的黄梨木屏风上。张居正进得门来,起首看到的就是这首诗。他在屏风前,对着恩师外秀内刚的手迹,睹物思人,内心头又产生了些许难过。

彼苍哪,痴心人是我,

打从张居正说第一句话,玉娘就感觉这声音有点耳熟,像是在甚么处所听过,她尽力搜刮回想,却始终记不起来。但这声音沉稳,有某种不成顺从的魅力。凭女人的直觉,她晓得劈面的这位男人不是浮浪纨绔之流。因而,她摸索着拿起筷子,将那片硝肉送进嘴中。

“下午,是否有郎中来过?”

“对,我就是张居正。”张居正接过话头答道。

玉娘未置可否,低头不语。张居正语重心长地说道:“玉娘啊,你一个弱女子,那里真正晓得甚么叫尔虞我诈,又那里见过真正的铁马金戈!方才,你说我抢了高阁老的首辅之位,焉知这堂堂宰辅,上有皇上的掌控,下有百官的监督,是抢得来的吗?”停顿了一会儿,张居正又接着问,“玉娘,你家中另有一些甚么人?”

“奴家眼睛雪亮时,他尚且不要,现在,奴家已是两眼一墨黑,他更不会理睬了。”说罢,玉娘珠泪滚滚,抽泣着说,“我要回,只能回南京。”

明天夜里,王篆因为盘问姑苏胡同巡警铺而不测获得玉娘的动静后,顿时大喜过望。他虽从未见过玉娘,但这名字他倒是耳熟能详。他不止一次听张居正谈起过这名女子。张居正评价玉娘用了“色艺双佳”四个字,让王篆诧异不已。他跟从张居正这么多年,还从未听到他对哪位女子如此赞叹。以是,他当即派人前去窑子街,把玉娘从夏婆的手上挽救了出来,然后连夜奉告张居正。张居正闻讯后,稍作思忖,就命令王篆把玉娘送往积香庐保养,当夜无话。第二天,张居正还是到内阁值事,下午散班时他才换了便服,乘小轿直奔积香庐而来。

“老爷,是我。”一个声音孔殷地答复。

“如果你有一名弟弟,本年才十岁,他老担忧受别人的欺负,你做姐姐的,该如何办理?”

“没有,只要一个邵大侠算是仇人,是他花银钱把奴家从青楼中赎了出来。”

每年春秋两季,来泡子河边赏玩风景的游人很多。河边的十几座名园,整天里飞红舞翠,歌乐不断。但是,这河边最好的一座园子却极少有人能够出来一瞻宏丽,这便是紧挨着房故里的积香庐。

游七排闼出去,也不敢看玉娘一眼,只朝张居正一揖到地,禀道:

“方才说过,我能够帮你。”张居正盯着玉娘挂着泪痕的脸庞,声音更加温和了,“不管你是回南京还是想去河南新郑找高阁老,我都能够派专人护送。”

玉娘摸索着也走到窗前,听窗外冷风习习,秋虫唧唧,回想畴昔见过的淡云秋月,顿时悲从中来,不由得双手捂脸,再次抽泣起来。

“你、你是张、张……”

“眼睛,我的眼睛?”玉娘神经质地用手按了按双眼,痛苦地说,“我的眼睛还能如何样?”

“灯笼?”

东指西、西指东,

送太长桥,听鼓打角楼……

“也好,”张居正一扭头,看到窗外远处河边上,有人提着一盏灯笼走过,便道,“你就唱个灯笼如何?”

“哦?”

玉娘调了调弦,问道:“先生想听甚么?”

“啊,这个不必。”张居正劝止道,“如果玉娘你另有精力,就请再唱一曲《木兰歌》吧。”

他们一行三人刚绕过一丛翠竹,踏上生满苔藓的砖径,筹办走进积香庐的主体修建——山翁听雨楼时,忽听得河边的那座秋月亭里,传来悠悠忽忽琵琶声,接着有人唱曲,张居合法即伫步静听: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