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张居正》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二回 辗转烹茶乃真名士 指点迷津是假病人[第1页/共8页]

一向当真存眷着全部沏泡过程的张居正,这时伸手向王篆做了一个“请”的行动,然后拿起一只梨花盏,送到鼻尖底下闻了闻,转头对站在身后的游七说:“这香味清雅很多。”

“你去奉告他,说我病了不能见客,有甚么事情写帖子来。”

“哦,去看看。”

“啊,”徐爵略一思忖,问,“这个有效吗?”

“莫非介东一个堂堂巡城御史,连这点小事也办不当?”

“这一点,我家仆民气底也是清楚的,他只是担忧,这三份折子,特别是程文的那一道与贵妃娘娘见了面,万一贵妃娘娘一时建议怒来,我家仆人该如何对付?”

“还没有,”徐爵一脸焦心的神采,不安地说道,“贵妃娘娘每天早餐后,要抄一遍《心经》,皇上温书也得一个时候。冯公公瞅这个空儿,让我把折子送给张先生,想讨个主张,这时候还不能担搁得太久。程文这帮小子把登闻鼓一敲,满宫中都晓得了。”

王篆已是品饮完了第二杯,他咂巴着嘴唇,拥戴道:“这茶入口又绵又柔,吞到肚中,又有清清爽爽的香气浮上来,数百年贡茶极品,公然名不虚传。”

张居正不置可否,转头看了看莲池那边葡萄架下的竹笕。接着问王篆:“我让你探听的事儿,可有动静?”

说着说着,王篆打住了话头,他发明张居正一脸浅浅的笑意俄然消逝得干清干净。他这才蓦地记起,张居正曾说过何心隐是他的故交,王篆不由悔怨本身一时对劲失色,忘了张居正和何心隐的这层干系。脑筋一拐弯,话风立即就变了:“辅台,下官方才所言,都是底下档头探听到的街言巷语,并不是卑职本人的观点。”

却说张居正从大书房里出来乍到花圃,但觉阳光刺眼,幸而花木扶疏浓荫匝地,尚无热浪袭人。游七把他领到花圃右角山墙下——这山墙外乃是东厢楼下的甬道,这里有一个藤蔓葳蕤的葡萄架。架下砖地上有一个石桌,四只石凳,是游园时偶尔憩息之地。现在倚着墙角儿,用木架悬空支了一只木桶,木桶底有沙滤装配,此时有水珠排泄,如断线珍珠。这些水珠又流进一根长约丈余且铺了寸把厚乌黑细沙的广大竹笕,这些经沙过滤后的晶亮水珠,再滴入一只光亮得发亮的白底青花瓷盆。

“来了甚么人?”张居正问书童。

张大学士府中的这座花圃,在都城士人中很有一些名誉。皆因这学士府的前任仆人——那位致仕回了姑苏故乡的工部侍郎,本人就是一个造园的妙手。五亩之园并不算大,却被老侍郎弄得“几个楼台游不尽,一条流水乱相缠”。循廊渡水,一步一景;景随人意,动静适合。园子中几处假山,塑得巧,看去险。积拳石为山,而作为胶结物的盐卤和铁屑全数暗隐,这类浑然天成的苏派叠石技能,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且说这天上午巳牌时分,张居正穿戴一身家居度夏的酱色丝绸方巾道袍,躺在书房的竹躺椅上,拿着一卷闲书翻阅。这闲书乃宋人周辉撰写的《清波杂志》。周辉固然出世于簪缨世族,但平生却没有做过官,不过读了很多书,游历过很多处所,是江右驰名的饱学之士。暮年卜居在杭州清波门下,写出了这本十二卷的《清波杂志》。张居正拿着的这套书,是南京四大刻书坊之一的珠林坊的新刻本,装帧讲求,印刷精美。这套书是他的好友、新远因措置安庆叛军事件而遭高拱解聘的应天府尹张佳胤派人送来的。对张佳胤遭此打击,张居正一向抱着深深的怜悯,但除了去信安抚也别无他法。现在看到故交送来的这函闲书,心中更不是滋味。他晓得张佳胤是借这件礼品表白心迹:他今后绝意公门,只想诗酒自娱,悠游林下,写一点条记文之类的闲书。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