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修身养性学朱子[第3页/共3页]

实在,曾国藩还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时,他已受了儒学的体系熏陶。点翰林出院读庶吉人,他迟疑满志,在给亲朋的信中,充分表达本身要成为诸葛亮、陈平那样的“布衣之相”,而学问上要做孔孟那样的大儒。如他给诸弟的信中说:“君子之发愤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六合之完人。”他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成,但问耕耘”作为座右铭。还说,本身以不为尧舜周公为忧,以学不讲德不修为忧。又说:“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唯孔孟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

曾国藩文、史、书法、考据虽皆有必然成就,但其思惟主旨未离儒学,儒学方面又认宗朱熹的新儒学。最明显的是在与承平天国对抗中,打的是卫道的灯号。有人以为湘军与承平天国的战役是一场“宗教战役”,即承平军由洪秀全创建、崇信的是拜上帝教;而曾国藩创湘军,打的是孔教的灯号。这类说法是否精确,临时非论,但却说了然曾国藩言必称孔、孟、朱子,的确是一个儒家道统的担当与保卫者。

因为唐鉴的保举,曾国藩又去拜访倭仁。倭仁实际上是唐鉴的弟子,他的读书、修身也是跟唐鉴学的,也是咸同年间闻名的理学家。

在曾国藩来往的诸多师友中,对他的思惟与治学影响颇大的当数唐鉴和倭仁两人。

有人称曾国藩是中国汗青上“最后一个理学大师”,是有清一代“儒学藩镇”。那么,他是如何修炼本身,从而使本身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内圣”“外王”的最杰出代表的?

曾国藩与唐鉴的了解是一个偶尔的机遇。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由江宁藩司调京任太常寺卿,道光天子在乾清门访问他,曾国藩作为翰林院检验,侍驾在侧。道光帝极称唐鉴治朱子学有成绩,并能按“圣学”之教亲身去做,是朝廷的好官。道光帝的劈面奖饰,使曾国藩对唐又恋慕又猎奇,因而便主动到唐鉴的家里,施弟子礼拜访。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