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退步宽干,清淡衡久[第2页/共2页]

“迩来见得六合之道,刚柔互用,不成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曾国藩物极必反的事理世人皆知,但标准的掌控倒是一门通俗的学问。

汗青上勾践灭吴就是一则外柔内刚、以求自强的故事。春秋时候,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采纳了与吴国媾和的方略,向夫差称臣做奴,并献上了越国的珍财异宝和美女西施。夫差每次乘车,勾践老是恭敬地请夫差踩其背上车,并在车前为夫差牵马,乃至在夫差抱病时口尝夫差粪便,以表忠心。即便遭人唾骂,他也不在乎,老是一副心甘甘心的模样,深讨夫差欢心。

由此可知,“柔”的力量常是发自内心的,因此是强大和坚固的。以“怀柔”的手腕,以柔制刚,克敌制胜,降伏敌手才气达到本身的目标。“荏弱胜刚烈”是老子的一个闻名结论,他说:天下没有比水更荏弱的东西了,但是水能够打击任何坚固强大的东西,没有赛过它的,因为没有甚么东西能够替代它。以柔制刚,以柔克刚,应用在自主自强上,常常会产生特别的结果。

在面对波折和应战时,有人会不知所措,或者一味地意气用事,成果碰得头破血流;而聪明的人晓得刚柔并济,能屈能伸,使事情向着无益于本身的方向生长。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