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月亮和六便士》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63章 版本和注释说明(1)[第2页/共4页]

[39]即威斯敏斯特长官教堂(Westminster Cathedral),不是闻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该教堂是英国最大的上帝教堂,兴建于1895年,1903年完工。

[30]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英国浪漫主义墨客,代表作有《当代帆海家》(The Rime of Ancient Mariner)和《致威廉・华兹华斯》(To William Wordsworth)等。

[43]詹姆斯・阿博特・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1834-1903),客籍美国,在俄罗斯长大,曾游学法国,成年后首要糊口在伦敦,是19世纪闻名的艺术家,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26]拿破仑战役(Napoleonic wars),指拿破仑在1804年即位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天子今后建议的一系列战役,结束于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这一长达十一年的烽火之战极大地窜改了欧洲的政治和社会布局,拿破仑固然侵犯了很多欧洲国度,但也给它们带去了民主共和的轨制,减弱了它们的君主制,同时崩溃了罗马教廷在这些国度的权力。

[25]法国大反动产生于1789年至1799年,对欧洲的影响极其深远,它标记取君主制、封建制和罗马上帝教在欧洲的式微,以及民主制和民族主义的鼓起,以是下文说“很多墨客唱起新的歌曲”。

[8]解经(Exegesis)本来专指基督教会解读《圣经》笔墨的学问,现在含义有所扩大,包含订正各卷经文作者、版本源流等其他研讨范围。

[23]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英国墨客和翻译家,以豪杰双行体(Heroic Couplet)诗歌驰名,他翻译的荷马诗作《伊利亚德》和《奥德赛》也获得了庞大的胜利。

[14]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指公元450年到1066年间糊口在英格兰的人,他们的说话是英语的发源,现在普通以为英格兰人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嗣,受英格兰文明影响的处所,比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则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天下。

[7]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1603),1558年即位,是英格兰都铎王朝的末代君主,因毕生未婚,又称“处女女王”(Virgin Queen)。

[20]泛指《希伯来圣经》中的先知书,共八卷,别离为:《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和《小先知书》。这些经文成书于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之间。特别是指属于《小先知书》中的《约拿书》(Book of Jonah)。《约拿书》预言了尼尼微的毁灭,其成书时候约在公元前793年至公元前758年之间。

[22]乔治・克雷布(George Crabbe,1754-1832),英国墨客,以描述中等阶层和劳动阶层的实际主义叙事诗闻名,其代表作有叙事诗《村落》(Village)和诗集《市镇》(Borough)等。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