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注释(2)[第2页/共4页]
[16]请参看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环球通史》,美国期间糊口公司《环球通史·伊斯兰的脚步》。
[26]见《五灯会元》卷三。
[17]见《五灯会元》卷三。
[23](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就说:在罗马人眼里,犹太人是古怪、几次无常但脸孔轻易辨识的陈腐民族,是以帝国对犹太人并不像对基督徒那样防备。以上描述均请参看该书。
[24]见《五灯会元》卷三。
[30]种姓轨制产生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今后的吠陀期间(前1500-前700),佛教则出世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昌隆于孔雀王朝期间(前324-前187)。公元8-9世纪今后,印度教昌隆,佛教日趋式微;又因伊斯兰教的大范围传播,终究在13世纪月朔蹶不振趋于灭亡。佛教在亚洲的传播普通以为有两条线路或三路:一起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是为南传;另一起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然后传入韩国、日本、越南,是为北传;另有一起在中国西藏自成体系,是为藏传。
[31]见《五灯会元》卷七。
[12]神会事迹,见《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四,并请参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宗教卷》,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
[19]见《五灯会元》卷四“黄檗希运”条。
[6]此处及今后所称禅宗均指惠能初创的南宗。特此申明,不再另注。
[14](法国)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即称:土耳其浴(hammams)究竟上是古罗马浴的残存,阿拉伯征服者把这类沐浴体例带到了波斯和其他处所。
[22]见《五灯会元》卷五,作者为惠能五世法孙船子德诚。
[29]见《五灯会元》卷三。
[35]据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糊口史》、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糊口史》,中国人饮茶约莫开端于汉,倒是作为药用。魏晋时开端变成饮料,因为有助于清谈,但直到唐初在北方仍不提高。唐玄宗开元今后,因为和尚坐禅的需求,饮茶蔚然成风。至唐德宗时,终究呈现天下上第一部饮茶专著,即陆羽的《茶经》。关于茶与禅的干系,研讨服从甚多,仅论文就有一千三百多篇,但仿佛无人提及与科举和禅宗的同时同步。
[20]据《圣经·创世记》,上帝对亚伯拉罕说:你们都要受割礼,这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证据。我的约就立在你们的精神上。
[26]丹霞天然事见《五灯会元》卷五。
[20]见《大珠禅师语录》卷下。
第五章大洗牌
[36]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另,《四库全书总目撮要》称,辛弃疾词“慷慨纵横,有不成一世之概”。
[29]见《五灯会元》卷十一。
[11]对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发明的“对地”,黑格尔曾经不无讽刺地说:我们不能肯定他们究竟是筹算把它设想成地球的背面,还是另一个地球。见黑格尔《哲学史报告录》。
[17]请参看(美国)罗宾·多克《伊斯兰天下帝国》,(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环球通史》,(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
[14]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5]请参看拙著《品人录》。
[27]见《古兰经》31:14。
[22]见《景德传灯录》卷三,并参看《五灯会元》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