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2章 潼关保卫战[第1页/共3页]

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杨国忠的耳朵里。他乃至听到更加可骇的说法――有人建议哥舒翰留三万人守潼关,然后带领精锐军队回师长安,剿除民贼杨国忠。[114]

当然,奸刁的安禄山毫不会无所作为。他一方面让军队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另方面大放烟幕弹。因而,远在深宫的唐玄宗获得谍报:驻守陕郡的叛军兵员不满四千,都是老弱病残,还松松垮垮吊儿郎当,底子不堪一击。[119]

潼关则在灵宝会战的第二天就落入敌手,从潼关到长安沿途的守将和兵勇也如鸟兽散,再也没人在傍晚时分扑灭烽火台上的火把,向天子陛下和中心当局陈述安然了。[123]

杨国忠不能不防。

血案让一贯暗箭伤人的杨国忠感到惊骇。更让他想起来就惊骇的是,拥兵二十万的哥舒翰,军衔前面另有“皇太子前锋”几个字;而太子李亨对杨氏家属的跋扈放肆,则可谓悔恨已久。如果哥舒翰当真甘为太子前锋,与太子结合起来对于本身,乃至帮太子篡夺天下,结果将不堪假想。[112]

此话如果当真,那就比安禄山还可骇。

可惜,乐极生悲。洋洋对劲的哥舒翰纵欲过分,成果在浴室中风,卧床不起,直到再次被天子呼唤,代替高仙芝担负兵马副元帅。元帅荣王李琬(读如碗)归天后,又改称皇太子前锋兵马元帅。统领的军队,也号称二十万。

安禄山见了哥舒翰,倒是非常欢畅。他笑眯眯地问这位老朋友:畴昔你老是看不起我,现在感受如何?

至此,杨国忠与哥舒翰的冲突已不成调和。这个家伙也很清楚,本身已经没法与哥舒翰对抗。能够毁灭哥舒翰的只要一小我,那就是安禄山。帮安禄山干掉哥舒翰也只要一个别例,那就是让他们在潼关以外决一死战。

哥舒翰本人,则被部下挟制。

哥舒翰跪下来答:臣愚笨,肉眼不识圣主。

因而不由分辩,将哥舒翰带到洛阳。

这一回理亏的是哥舒翰。三月二日,一心要公报私仇的哥舒翰逼着天子正法了时任户部尚书的安思顺,罪名是私通安禄山。没有史料表白,安思顺是在甚么时候因为甚么启事获咎了哥舒翰,但能够必定,包含天子在内,谁都晓得这是哥舒翰制造的冤案,身为辅弼的杨国忠却不能救援。[111]

君相二人都把哥舒翰往火坑里推,哥舒翰也只好硬着头皮往下跳。六月四日,这位“皇太子前锋兵马元帅”在大哭一场以后引兵出关,并在四天今后(六月八日)与叛军会战于灵宝(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原。

哥舒翰本来是杨国忠的一张牌。

跟安禄山、高仙芝一样,哥舒翰也是番将,只不过三人的族别分歧:安禄山是粟特,高仙芝是高丽,哥舒翰则属于西突厥的分支突骑施,以部落名“哥舒”为氏。以是,哥舒翰讽刺安禄山是野狐狸,安禄山骂哥舒翰为突厥狗。安禄山及其族兄安思顺,跟哥舒翰是死仇家。[108]

哥舒翰顿时看出这是骗局。他上书朝廷说:安禄山久经疆场,又是兵变谋逆,如何能够毫无防备?明显是设下圈套诱我入彀。实际上,叛军远来,利在速战;我军据险,利在死守。是以,必须反其道而行之。何况反贼之所为,实在不得民气,产生内哄是迟早的事情。到当时,再集我河北之军南下,出我潼关之兵东进,多行不义之贼必然自毙。[120]

挟制了哥舒翰的也是一个番将。他说:元帅以二十万众而一战即溃,另有甚么脸面回长安去见天子?再说了,您白叟家莫非全然不知高仙芝和封常清是甚么了局?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