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让竟达空函 刘元普双生贵子[第3页/共6页]
襄阳府前一条街,一朝到了裴露台。
这里自将休书付与妇人。那妇人不幸勤勤谨谨,做了三四年媳妇,没缘没故的休了他,咽着这一口怨气,扯住了丈夫,哭了又哭,号天拍她的不肯罢休。口里说道:“我委实未曾有甚歹心负了你,你听着一面之词,仳离了我。我生前无辩白处,做鬼也要明白此事!当代不能和你相见了,便死也不健忘你。”这几句话,说得旁人俱各掩泪。他丈夫也感觉悲伤,忍不住哭起来。却只要那婆子看着,恐怕儿子有甚变卦,流水和老儿两个拆开了手,推出门外。那妇人只得含泪去了,不题。
看官传闻:世上只要一夫一妻,一竹竿到底的,始终有些正气,自不甘学那小家腔派。独占最暴虐、最奸刁、最短见的是那晚婆,大抵不是一婚两婚人,便是那低门小户、减剩货与那不学好为夫所弃的这几项人,极是“老卿溜”,也会得令人喜。也会得令人怒,弄得人断念塌地,不敢不从。元来世上妇人除了那非常贞烈的,说着那话儿,无不着紧。男人汉到中年筋力渐衰,那娶晚婆的大半是中年人做的事,常常男大女小,假定一个老苍男人娶了水也似一个柔滑妇人,纵是千箱万斛尽你受用,倒是那话儿有些支吾不过。自感觉过意不去。随你有万分不是处,也只得依顺了他。以是那家庭间,常常被这等人炒得十清九浊。
当下刘元普说到此处,放声大哭。旁人俱各悲凄。那王夫人极是贤德的,拭着泪上前劝道:“相公请免愁烦,虽是年纪将暮,筋力未衰,妾身纵不能生养,当别娶少年为妻,子嗣另有可望,徒悲无益。”刘元普见说,只得勉强收泪,分付家人送夫人乘轿先回,本身留一个家相随,闲行散闷,徐步返来。
明日当真先拆去了壁,却好那萧秀才踱将来,店东邀住道:“官人,有句说话。请店里坐地。”入到内里坐定吃茶,店东动问道:“官人曾于某月某日与别人代写休书么?”秀才想了一会道:“是曾写来,你怎地晓得?”店东遂将前后梦中灵官的说话,一一奉告了一遍。秀才听罢目睁口呆,悔怨不迭。厥后公然举了孝廉,只做到一个知州职位。那萧秀才因一时偶然失误上,白送了一个状元。世人做事。决不成不检点!曾有诗道得好:
试看那拆人佳耦的,受祸不浅,便晓得那完人佳耦的,获福非轻。现在牵说前代一个公卿,把几个他州外族之人,认做嫡亲骨肉。拉拢了才子才子,保全了孤儿孀妇,又安葬了朽骨枯骸。如此阴德,又不止是完人佳耦了。所今厥后受天之报。非同小可。
起念埋根际,须思决局时。
这一首诗,单道人间人周急者少,继富者多。为此,达者便说:“只要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只这两句话,道尽世情面态。比如一边有财有势,那趋财慕势的多只向一边去。这便是鄙谚叫做“一帆风”,又叫做“鹁鸽子旺边飞”。如果财利交关,自不必说。至于婚姻大事,后代亲情,有贪得富的,便是王公贵戚,自甘与团头作对;有嫌着贫的,便是世家巨族,不得与甲长联亲。自道有了一分势要,两贯浮财,便不把人看在眼里。况有那身在青云之上,拔人于淤泥当中,重捐己资,曲全婚配。恁般样人,实是畴前寡见,近世罕闻。冥冥当中,天公天然照察。元来那“伉俪”二字,极是慎重,极宜考虑,报应极是昭彰,世人决不成戏而不戏,胡反叛为。或者因一句话上成绩了一家儿佳耦,或者因一纸字中拆散了一世的姻缘。就是陷于不知,因果到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