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原道训[第4页/共6页]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故穷无穷,极无
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雁门之北,北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
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故异于聋者之歌也!效报酬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
以耦变,先亦制后,后亦制先。是何则?不失其以是制人,人不能制也。时之反
所谓后者,非谓其底滞而不发。固结而不流,贵其周于数而合于时也。夫执事理
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能分白黑、视丑美,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何
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能够步而步,能够骤而骤。令雨师洒道,
斩之不竭,焚之不然,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成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
为之而合于道,有为言之而通乎德,恬愉无矜而得于和,有万分歧而便于性,神
者孕育,草木繁华。鸟兽卵胎;莫见其为者,而功既成矣。秋风下霜,倒生伤害,
是故不道之道,莽乎大哉!夫能理三苗,朝羽民,徒裸国,纳肃慎,未发号施令
耀,生而如死。夫天下者亦吾有也,吾亦天下之有也,天下之与我,岂有间哉!
之口,穿盾之牛者,人也。循天者,与道游者也;随人者,与俗交者也。夫井鱼
<角各>生也。兽胎不<卵卖>,鸟卵不<卵段>,父无丧子之忧,兄无哭弟之哀,童
于无形乎!夫光可见而不成握,水可循而不成毁。故有像之类,莫尊于水。出世
不成与语大,拘于隘也;夏虫不成与语寒,笃于时也;曲士不成与语至道,拘于
煎熬芳香。驰骋夷道,钧射爽之谓乐乎?吾所谓乐者,人得其得者也。夫得
极,照物而不眩,呼应而不乏。此之谓天解。故得道者志弱而事强,心虚而该当。【ㄨ】
无不治也。所谓有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
藏。故从外入者,无主于中,不止;从中出者,无应于外,不可。故听善言便计,
以其无争于万物也。故莫敢与之争。
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成胜听也;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成胜
处小而不逼,处大而不窕。其魂不躁,其神不娆,湫孤单,为天下枭。大道坦
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
授无形;原流泉氵孛,冲而徐盈;地痞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六合,横
是故夫得道已定,而不待万物之推移也。非以一时之窜改而定吾以是得意也。
为道开门。穆隐闵,纯德独存,布施而不既,用之而不勤。是故视之不见其形,
不成究也,秉其要归之趣。夫镜水之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周遭曲直弗能逃也。
而不先。荏弱以静,舒安以定,攻大靡坚,莫能与之争。
陈酒行觞,夜以继日,强弩弋高鸟,走犬逐狡兔,此其为乐也。炎炎赫赫,怵然
尚力量;人不驰弓,马不解勒;便之也。故禹之裸国。解衣而入,衣带而出;因
木之下,空穴当中,足以适情;无以得意也,虽以天下为家,万民为臣妾,不敷
为愁悴怨怼,而不失其以是自乐也。是何也?则内有以通于天机,而不以贵贱、贫
平之至也;不与物散,粹之至也。能此五者,则通于神明;通于神明者,得其内
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六合。其全也,纯兮若朴;其散也,混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