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原道训[第1页/共6页]
故荏弱者,生之干也;而固执者,死之徒也;先唱者,穷之路也;后动者,达之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故穷无穷,极无
鸲鹆不过济;<豸舟>渡汶而死;形性不成易,势居不成移也。是故达于道者,反
戮笑者,何也?形神相失也。故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
处小而不逼,处大而不窕。其魂不躁,其神不娆,湫孤单,为天下枭。大道坦
虽愚者知说之;称至德高行,虽不肖者知慕之。说之者众,而用之者鲜;慕之者
达而不荣,处高而不机,持盈而不倾,新而不朗,久而不渝,入火不焦,入水不
其所求则得。夫任耳目以听视者,劳形而是明;以知虑为治者,苦心而无功。是
享无患者,何也?以其托于后位也。此俗世庸民之所公见也,而贤知者弗能避也。
实而走,蛟龙水居,豺狼山处,六合之性也。两木相摩而然,金火相守而流,员者
之口,穿盾之牛者,人也。循天者,与道游者也;随人者,与俗交者也。夫井鱼
水居窟穴。禽兽有芄,群众有室,陆处宜牛马,舟行宜多水,匈奴出秽裘,于、越
通九天,下贯九野。员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为一,弃累而无根。怀囊六合,
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
己者,其力不成量。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之弊。是
动溶无形之域,而遨游忽区之上;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不足不敷,
以是俯仰于世人而与俗交者也。故牛岐蹄而戴角,马被髦而全足者,天也;络马
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
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其子为光,其孙为水。皆生
之而不能闻也。耳目非去之也,但是不能应者,何也?神失其守也。故在于小则
指麾,执玄德于心,而化驰若神。使舜无其志,虽口辩而户说之,不能化一人。
古之人有居山洞而神不遗者,季世有势为万乘而日忧悲者。由此观之,圣亡
夫有天下者,岂必摄权持势,操杀生之柄,而以行其号令邪?吾所谓有天下者,
其得者,不以奢为荣,不以廉为悲,与阴俱闭,与阳俱开。故子夏心战而瞿,
坦,去身不远,求之近者,往而复反。迫则能应。感则能动,物穆无穷,变无形
声,扬郑、卫之浩乐。结激楚之遗风,射沼滨之高鸟,逐苑囿之走兽,此齐民之
尝也;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成胜观也。故音者,宫立而五音形矣;味
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何者?先者难为知,而后者易为攻也。先者
之患。此膏烛之类也,火逾但是消逾亟。
而仿洋于山峡之?9,此齐民之所为形植黎黑。忧悲而不得志也。贤人处之,不
施百姓而不费;行而不成得穷极也,微而不成得掌控也。击之无创,刺之不伤,
子不孤,妇人不孀,虹不出,贼星不可,含德之而至也。夫太上之道,生万物
衣,其用之也若发机。如是,则万物之化无不遇,而百事之变无不该。(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钓于河边,期年而渔者争处湍濑,以曲隈深潭相予。当此之时,口不设言,手不
而不先。荏弱以静,舒安以定,攻大靡坚,莫能与之争。
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成胜听也;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成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