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第1页/共5页]
六经用字
鄂州兴唐寺钟
前在朝为尚书
史记褚先生所书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问民所痛苦。长老曰:“吾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分其他钱持归。巫行视小家女好者,即聘娶,为治斋宫河上,装点女,浮之河中而没。其人家有好女者,多持女远流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豹曰:“至娶妇时,吾亦往送。”遂投大巫妪及三弟子并三老于河,乃罢去。从是今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予按此事,盖出于一时杂传记,疑一定有实。而六国表秦灵公八年,“初以君主妻河。”言初者,自此年而始,不知止于何时,注家无说。司马贞史记索隐乃云,初以君主妻河“谓初以此年取他女为君主,君主犹公主也。妻河,谓嫁之河伯,故魏俗犹为河伯娶妇,盖其遗风。”但是此事秦、魏皆有之矣。
老子之言,大略以有为、知名为本。至于绝圣弃智。然所云:“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乃似于用机器而故意者。微言渊奥,固莫探其旨也。
坎位正北,当幽阴肃杀之地,其象于易为水为月。董仲舒所谓“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消之处”,但是谓之阳。离位正南,当文明赫赫之地,于易为日为火。仲舒所谓“阳常居大夏,而以生养长养为事”,但是谓之阴。难道以阴生于午,阳生于子故邪?司马贞云:“天是阳,而南是阳位,故木亦是阳,以是木正为南正也。火是地正,亦称北正者,火数二,二地数,地阴,主北方,故火正亦称北正。”究其极挚,颇似难晓,贤人无所云,古先名儒乃至于今,亦未有论之者。
诗序不知何人所作,或是或非,前人论之多矣。唯细姨一篇,显为可议。大序云:“惠及下也。”而继之曰:“夫人惠及贱妾,进御于君。”故毛、郑从而为之辞,而郑笺为甚,其释“肃肃宵征,抱衾与裯”两句,谓“诸妾肃肃但是行,或早或夜,在于君所,以挨次进御。”又云:“裯者床帐也,谓诸妾夜行,抱被与床帐待进御。”且诸侯有一国,其宫中嫔妾虽云至下,固非闾里贱微之比,何至于抱衾而行?况于床帐,势非一己之力所能致者,其说可谓陋矣。此诗本是咏使者远适,夙夜征行,不敢慢君命之意,与殷其雷之指同。
孔丛子
纳紬绢标准
韩魏公为相,密与仁宗议定立嗣,公曰:“事若行,不成中断,陛下断自不疑。乞内里批出。”帝意不欲宫人知,曰:“只中书行足矣。”淳熙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寿皇圣帝自德寿持丧还宫,二十五日有旨召对,与吏部尚书萧燧同引。中使先谕旨曰:“教内翰留身。”既对,乃旋于东华门熟行廊下夹一素幄御榻后出一纸,录唐贞观中太子承干监国事以相示。萧先退,上与迈言,欲令皇太子参决万几,使条具合行事件。仍戒云:“进入笔墨须是密。”迈奏言:“当亲身誊写实封,诣通进司。”上曰:“也只剪开,不如分付近上一个内臣。”迈又言:“臣无由可与内臣相闻知,惟御药是学士院接受笔墨,平常只是公家文书传达,今则不成,欲俟检索典故了日,却再乞劈面纳。”上曰:“极好。”因而七白天三得安闲。乃知禁廷机事,深畏漏泄如此。[其详见于所记见闻究竟。]
律书释十母十二子之义,大略与今所言同,唯至四月,云其于十二子为巳,巳者,言阳气之已尽也。据此,则辰巳之巳,乃为矣音。其他引二十八宿,谓柳为注,毕为浊,昴为留,亦见于毛诗注及左氏传,如诗谓营室为定星也。(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