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依然女生呀呀嘿》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卷第七[第1页/共5页]

唐朝宗好祠祀,未甚重佛。元载、王缙、杜鸿渐为相,三人皆好佛。上尝问以“佛言报应,果为有无”。载等奏:“国度运祚灵长,非宿植福业,何故致之?福业已定。虽时有小灾,终不能为害,以是安、史有子祸,仆固病死。回纥、吐蕃不战而退,此皆非人力所及。”上由是坚信之,常于禁中饭僧,有寇至则令僧讲仁王经以禳之,寇去则厚加犒赏。胡僧不空。官至卿、监,爵为国公,出入禁闼,势移权贵,此唐史所载也。予家有严郢撰三藏和尚碑,徐季海书,乃不空也,云:“西域人,氏族不闻于中夏,玄、肃、代三朝皆为国师。代宗初以特进、大鸿胪褒表之。及示疾。又就卧内加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既亡,废朝三日,赠司空。”其恩礼之宠如此。同时又有僧大济,为帝常修功德,至殿中监。赠其父惠恭兖州刺史,官为营办葬事,有敕葬碑,今存。时兵革未尽息,功臣老将,赏功赋职。不过以此处之,顾施之一僧,缪滥甚矣!

五代之际,时君以杀为嬉,视性命如草芥,唐明宗很有仁心,独能考虑援救。天成三年,京师巡检军使浑公儿口奏:有百姓二人,以竹竿习战役之事。帝即传宣令付石敬瑭措置,敬瑭杀之。次日枢密使安重诲敷奏,方知悉是小童为戏。下诏自咎,觉得失刑。减常膳旬日,以谢幽冤;罚敬瑭一月俸;浑公儿削官、杖脊、配流登州;小儿骨肉,赐绢五十匹,粟麦各百硕。便令如法安葬。仍戒诸道州府,凡有极刑,并须细心裁遣。此事见旧五代史,新书去之。

熙宁六年,司天中官正周琮言:“据太一经推算,熙宁七年甲寅岁。太一阳9、百六之数,至是年复元之初,故经言太岁有阳九之灾,太一有百六之厄,皆在入元之终或复元之初。阳9、百六当癸丑、甲寅之岁,为灾厄之会,而得五福太一移入中都,能够消灾为祥。窃详五福太一自雍熙甲申岁入东南巽宫,故修东太一宫于苏村;天圣己巳岁入西南坤位,故修西太一宫于八角镇。望稽详故事,崇建宫宇。”诏度地于集禧观之东,因而为中太一宫。时王安石擅国,尽事情祖宗法度,为宗社之祸,盖自此始,虽太一照临,亦不能救也。绍熙四年癸丑、五年甲寅,朝廷之间殊为多事,寿皇圣帝厌代,泰安以久疾退处,情面业业,皆有忧葵恤纬之虑。时无星官历翁考步推赜,庸讵知非入元、复元之际乎?

自汉以来,官曹冗滥之极者,如更始“灶下养,中郎将,烂羊头,关内侯”,晋赵王伦“貂不敷,狗尾续”,北史周世“员外常侍,道上比肩”,唐武后“补阙连车,拾遗平斗”之谚,皆显明显见者。中叶今后,尤其众多,张巡在雍丘,才领一县千兵,而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但是大将军告身博一醉,诚有之矣。德宗出亡于奉天,浑瑊之童奴曰黄芩,力战,即封渤海郡王。至于僖、昭之世,遂有“捉船郭使君”、“看马李仆射”。周行逢据湖湘,境内有“漫天司空、各处太保”之讥。李茂贞在凤翔,表里持管籥者,亦呼为司空、太保。韦庄浣花集有赠仆者杨金诗云:“半年发愤葺荒居,不独单寒腹亦虚。尽力且为农家客,他年为尔觅金鱼。”是时,人奴腰金曳紫者,盖不难致也。

赦过宥罪,自古不废,然行之太频,则惠奸长恶,引小人于大谴之域,其为害固不堪言矣。唐庄宗同光二年大赦,前云:“罪无轻重,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而又曰:“十恶五逆、屠牛、铸钱、故杀人、合造毒药、持仗行劫、官典犯赃,不在此限。”此制正得此中。当乱离之朝,乃能如是,亦可取也,现在时或不然。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