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依然女生呀呀嘿》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回 元机旅店传龙语 素壁丹青绘马鸣[第1页/共5页]

走进堂门,见是个两明一暗的屋子,东边两间敞着,正中设了一个小圆桌,退光漆漆得的亮。围着圆桌六把海梅八行书小椅子,正中靠墙设了一个窄窄的佛柜,佛柜上正中供了一尊观音像。走近佛柜细看,本来是尊康熙五彩御窑鱼篮观音,非常精美。观音的面孔,又斑斓,又寂静,约有一尺五六寸高。龛子前面放了一个宣德年制的香炉,光彩夺目,从金子里透出殊砂斑来。龛子上面墙上挂了六幅小屏,是陈章侯画的马鸣、龙树等六尊佛像。佛柜两端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经卷,再望东看,正东是一个月洞大玻璃窗,正中一块玻璃,足足有四尺见方,四周也是冰片梅格子眼儿,糊着高丽白纸。月洞窗下放了一张古红木小方桌,桌子摆布两张小椅子,椅子两旁倒是一对多宝橱,陈列百般古玩。圆洞窗两旁挂了一副春联,写的是:

却说德慧生名修福,原是个汉军旗人,祖上姓乐,就是那燕国大将乐毅的先人。在明朝万历未年,看着朝政日衰,晓得难期抖擞,就搬到山海关外锦州府去住家。崇帧年间,侍从太祖入关,大有功绩,就赏了他个汉军旗籍。今后一代一代的便把原姓收到荷包里去,单拿那名字上的第一字做了姓了。这德慧生的父亲,因做扬州府知府,在任上病故的,以是家眷就在扬州买了花圃,盖一所中等房屋住了家。德慧生二十多岁上中进土,点了翰林院庶吉人,因书法不甚精,朝考散馆散了一个吏部主事,在京供职。当日在扬州与老残会过几面,相互甚为投机;本日偶然碰到,同住在一个店里,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有不言而喻了。

话说老残在齐河县店中,遇着德慧生携眷回扬州去,他便雇了长车,结伴一同起家。当日朝晨,过了黄河,眷口用小轿搭畴昔,车马经从冰上扯畴昔。过了河不向东南往济南府那条路走,一向向正南奔垫台而行。到了午牌时分,已到垫台。打过了尖,晚间遂到泰安府南门外下了店。因德慧生的夫人要上泰山烧香,申明泊车一日,故晚间各事自发格外消停了。

迸了城,先到岳庙里烧香。庙里正殿九间,相传明朝盖的阶侯,同北京皇宫是一样的。德夫人带着环翠正殿上烧过了香,走着看看正殿四周墙上画的古画。因为殿深了,以是殿里的光。总不大非常够,墙上的画年代也很多,以是看不清楚。不过是些花里胡绍的人物便了。

小羽士走过来,向德夫人:“请到西院里用茶;另有块温凉玉,是这庙里的镇山之宝,请畴昔看看。”德夫人说:“好。只是担搁时候大多了,恐怕赶不返来。”环翠道:“传闻上山四十五里地哩!来回九十里,现在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还是早点走罢!”

慧生道:“人说他们有前知,你曾问过他没有?”老残道:“我也问过他的。他说叫做有也可,叫做没有也可。你看孔教说‘至诚之道,可之前知’,是不错的。以是叫做有也可。若像起课先生,零碎小事,言之凿凿,应验的原也很多,也是那只叫做法术小道,君子不屑言。邵尧夫人颇聪明,学问也极好,只是好说法术小道,以是就让朱晦庵越畴昔的远了。这叫做谓之没有也可。”

走进客堂,处所却极洁净。有两个老姑子接出来,一个约五六十岁,一个四十多岁。大师坐下谈了几句。老姑子问:“大太们还没有效过饭罢?”德夫人说:“是的。一朝晨出来的,还没用饭呢。”老姑子说:“我们小庙里粗饭是常预备的,但不知太太们上山烧香,是用荤菜是素莱?”德夫人道:“我们茹素吃荤,到也不拘,只是他们爷们家恐怕素吃不来。还是吃荤罢。可别多备,吃不完可惜了的。”老姑子说:“荒山小庙,要多也备不出来。”又问:“太太们同老爷们是一桌吃两桌吃呢?”德夫人道:“都是自家爷们,一桌吃罢,可得光驾快点。”老姑子问:“您今儿还下山吗?恐来不及哩!”德夫人说:“虽不下山,恐赶不上山可不好。”老姑子道:“不要紧的,一霎就到山顶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