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14[第1页/共6页]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夫唯道,善贷且成。
财贿不足﹔是为盗夸。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地得一以宁﹔
为有为,则无不治。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我好静,而民自正﹔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道隐知名。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满足者富。
上德有为而无觉得﹔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搏之不得,名曰微。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则攘臂而扔之。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犹兮若畏四邻﹔
明道若昧﹔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有为之无益。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我无事,而民自富﹔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天然。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品德经」:第十二章
不失其所者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夷道若颣﹔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治大国,若烹小鲜。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七章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五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天得一以清﹔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早服谓之重积善﹔重积善则无不克﹔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广德若不敷﹔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