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杨家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一回 宋名臣辞官解印 萧太后议图中原[第1页/共3页]

次日,于平地郊野,立起红心;将所部之军,漫衍划一。遥瞥见正南旗号闪动,杀气连天,宋兵已到。两阵对圆。劈面辽将土金秀,满身贯带,立于门旗之下,上首麻哩招吉,下首麻哩庆吉,三匹马齐齐摆开。宋阵中寇准先出。贾能戎装,立于阵后。寇准曰:“汝优州自为君后,华夷有限,何故多次犯境,扰我生民?”土金秀答曰:“吾主以宋帝新立,欲与晋阳会猎,将议停战之盟,宋君如何不自来耶?”寇准厉声曰:“今新天子即位,皇风披振,无不仰服,特与文武论治尚且不暇,宁有隙时与汝等会猎乎?”土金秀语塞。

太宗笃前人之烈,成未集之勋:混一中原,并包四海,中外宁谧,偃武修文,礼乐文章,焕然可述。时既晏驾于万岁殿,众文武乃立七王元侃即位于福宁殿,是为真宗天子。群臣朝贺毕。尊母李氏为皇太后。射中官奉太宗灵枢于偃陵。封王钦为东厅枢密使,谢金吾为枢密副使,进八王爵为诚意王,其他文武,升职有差。

优州君后萧,书奉大宋天子陛下:兹者孤闻贵朝有丧事,未及吊慰,负罪负罪!远因通好之议,自古为美。往年兵革不息,民遭苹毒,孤甚悯焉。今特遣驾下小臣二员,于晋阳分界,与宋之君臣会猎一番;且讲停战之由,早定封疆,庶免边衅日生,军士震骇。千载之遇,惟国君留意焉。

混一中原志亦勤,可谓美政化维新。

真宗闻奏,正忧愁间,边臣急奏:“辽兵于晋阳屠劫军民,甚为深忌,乞陛下早议决计。”真宗问曰:“文武中谁堪此行者?”寇准奏曰:“禁军锻练使贾能,文武足备,可称是职。”帝允奏下敕,以贾能充亲军使,带领马队一万,同寇准赴晋阳会猎。贾能即辞帝离汴京,望河东而进发。是时,无佞府密遣人缉探,得官军起家动静,来报杨令婆。令婆与六郎议曰:“贾锻练非辽将之敌。国度新立,我儿只得赴难。”六郎曰:“母亲不说,儿成心久矣。更得一人互助尤妙。”道未罢,八娘、九妹进曰:“我二人陪哥哥同往。”六郎曰:“汝等女流也,如何去得?”八娘曰:“姊妹假装参军而行,人所不觉。”六郎依其言,本日词令婆,带二妹赴晋阳。不题。

彼苍若假当年寿,竟使百姓望承平。

次日,参知政事宋琪奏曰:“臣蒙先帝之恩,在位已久,无益朝廷,乞陛下允臣解聘归乡,不堪感激。”真宗曰:“朕初即位,正赖卿等相扶,如何便舍朕而去?”琪曰:“朝廷清贵无数,戋戋微臣,何足念哉?”帝见其意逼真,遂准奏。宋琪辞帝而归。越数日,吕蒙正、张齐贤等,封章迭至,各称去官解聘。帝俱允之。自是朝廷重事,专委枢密使王钦所理。

八王复命回车驾入朝,正遇着王钦与帝在便殿议事。八王直前奏曰:“臣于午门接得一纸冤状,告称王枢密私谋胡银匠。臣已准理,特来奏知陛下。”真宗听罢,大惊,乃曰:“王钦常在朕旁,那得此事?王兄勿听坚人之言。”八王笑曰:“行刺胡银匠,本为臣之故也。臣以忠心待陛下,陛下何用狐疑,听信谗言,关键自家骨肉?若非太祖天子有灵,社稷何如?臣如成心为君,不到本日矣。”王钦忙进前奏曰:“八大王以势压臣,故来于此说词,岂有行刺性命,昔日不告,而待陛下已立大位,敢向午门谤天子耶?”帝未答。八王大怒,怞出金简,望王钦劈面打去。王钦遁藏不及,正中鼻准,血流满面而走,八王一向赶去。真宗忙下金阶劝救曰:“万事看朕之面,饶他一次。”八王乃住步,指王钦骂曰:“汝若再为恶,吾即诛之,今姑缓汝之死!”言罢,气愤而退。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