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杨家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回 六使沛京告御状 王钦定计图八王[第1页/共3页]

太宗看罢状情,不堪愤激。忽枢密院牒上潘仁美表章,称道杨业父子邀功失时之由。太宗得奏,沉吟半晌曰:“潘仁美以杨业有邀功之罪,杨延昭以仁美有谗谄之情:各执一词,孰为轻重?”南台御史黄玉奏曰:“阃(阃(kun,音捆)--这里指皇宫。)外之事,任在帅臣。若使号令不可,何故办事?于今杨业父子,违令邀功,乃至全军皆陷,其罪本有;今被番人所屠,而乃诬告主帅,是罔陛下也。死者则止,当以杨延昭押出朝门,明正其罪斩之。”盖黄玉本潘仁美内兄,故力救之。时八王急出奏曰:“杨业父子,有功于朝,先帝尚以不次之位待之。今被好人所陷、陛下宁不为之雪其情哉?此事臣知久矣。乞拘潘仁美于法司衙门,下落有职官与延昭对理,鞫(鞫(ju,音驹)--鞠问。)问明白,取自上裁。”太宗依奏,即敕参知政事傅鼎臣,鞫问潘仁美一案。

一伏时,狱官解过仁美、延昭比及阶下,鞠问一遍。仁美力推:“杨业自家战死,与我等无干。”李济怒曰:“汝为主帅,败衄而回,反以彼自家战死抵讳。杨七郎有何罪,汝用乱箭射之?旦傅参政因汝送了出息。本日好好招承,免动刑具。不然,休怪下官酷虐也。”仁美低头不该。李济喝令军校,将刘君其、秦昭庆、米锻练一起,推于,极刑鞭挞。三人受昔不过,只得将谗谄杨业并射死七郎情由,一一供出明白。吏司呈上,李济审案录奏,仍将犯人监禁,候旨发落。

次日,李济以发遣仁美一起,奏知于上。上谓侍臣曰:“往者杨业父子,屡立奇功,不期死于王事,朕甚怏怏,欲将恩情旌之,卿等觉得何如?”直学士寇准奏曰:“陛下念及功臣,以慰厥后,为社稷计也,有何不成?且杨业父子,忠勤为国,人臣所难。今只要延昭一人活着,合法厚恤之,使边将知所观感。”太宗然其议,因遣使臣于郑州取还延昭去了。

诉冤枉人杨延昭,为毒谋深害、陷没全军、欺君误国事:臣父杨业,生自太原,筮仕(筮(shi,音是)仕--初度仕进。)河东。深荷先帝之看重,担当皇上之招橡,臣父子心矢忠贞,情甘效死。远因契丹犯边,兵寇瓜州,以潘仁美整防备之师,蒙敕臣父当冲锋之职。此正九重宵旰(旰(gan,音赣)--晚。)之时,边臣尽瘁之日也。不料潘仁美向怀私怨,包藏祸心。用计遣回保官,致书暗挑敌战。逼孤军而临绝险,假皇命以利词锋。狼牙村兵交马斗,主帅则宴坐高谈,不发一卒相援。陈家谷矢极力穷,番将则乌屯云集,遂致全军皆陷。臣父杨业,捐躯命子李陵碑下,虽臣节之当然。臣弟延嗣,遭乱箭于西壁营中,何私仇之必报!丧师辱国,由其自坏长城。饰罪蒙好,思惟闭塞言路。破巢不留完卵,遣健半径阻黄河。剪草不教伸展,逞巧舌章呈魏阀。不幸臣父子八人,忠勤为国,欲图报子陛下,先见陷于帅臣。臣漂流单独,孤苦无依,击廷鼓以诉冤,乞天恩而明审。若使臣之父兄有灵,致陛下开日月之明,拘证好人,断省深冤,使地府者得以瞑目,臣即死子地府地下,无所憾矣。

忽近臣奏知:武胜军节度使赵普卒。太宗闻奏震悼,谓群臣曰:“赵普能断大事,尽忠国度,真社稷臣也。”寇准曰:“诚如陛下所言,臣等多不及也。”按赵普生性深沉,刚毅判定,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已任。故其当揆,惟义是从,但武修文,慎罚薄敛,以立弘功于后代,其功大矣。少习吏事,寡学术。太祖劝以读书,遂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门启箧,取书诵之竟曰。及次日临政,办事如流。既卒,家人发筐取书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尝谓帝曰:“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承平。”普相两朝,何尝为后辈。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