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杨家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九回 瓜州营七郎遭射 胡原谷六使遇救[第1页/共3页]

潘仁美既射死杨七郎,令将其尸抛于黄河去了。忽报:“番兵困住杨业于陈家谷,杨业已死。今枭其首级,杀奔西营来了。”仁美大惊曰:“番兵众盛难敌,若不急退,必遭所擒。即命令拔营起行。刘君其等心胆坠地,连夜走回汴京而去。

万马军前建大功,斩坚入阵见豪杰。

却说杨延昭自离五台山,望通衢进发。到一山林,忽听数声鼓响,走出二十余人,拦住来路,叫曰:“你若要颠末,留下买路钱。”延昭昂首视之,见为首二人,问曰:“来者莫非陈林、柴敢乎?”陈、柴听得,即忙近前拜曰:“本来是本官也。”遂邀六郎入寨中,道知:“自别本官后,夺得此处安身。不想早是相遇。”延昭将父死情由道知,因言要赴京,于御前告明主帅不该救兵之由。陈林曰:“喜得本官道出其事。今有潘招讨正防本官告状,特差数十健军,于黄河渡等候本官。其间另有一处可赴沛京,当着人送本官从巷子而去,方保无虞。”延昭听罢,乃曰:“事不偶然,此贼害吾一家,今又来谋我那。”遂在寨内过了一宵。次日,陈林令部下密送六郎从雄州而去。

二人既别,延昭将状词写正明白,径赴京都。不想缉探人已将此动静报与潘仁美。仁美大惊,乃召刘君其等商讨。君其曰:“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不如进一道表章,奏知杨业父子,邀功贪战,几败国事,今延昭又越伍逃脱。圣上闻奏,必先诛之。”仁美曰:“此计甚妙。”本日具表奏知朝廷去了。

声气传入泞京,太宗听知杨业战没,宋师败觑,急集文武议曰:“杨业父子,忠勤于国。今闻其死于王事,朕甚悼焉。”八王进曰:“近有呼延赞回京备办粮草,对臣言:主帅潘仁美,与杨业不睦。臣便虑其败露,今公然矣。陛下当究仁美丧师之由,与先人知所惩戒。”太宗然其奏,因下诏群臣,专究其事。

如何得逞平生志,反致亡躯乱箭中?

番兵乘势追杀一阵。宋兵死者大半,委弃辎重、盔甲,不计其数。萧挞懒既获全胜,乃屯止蔚州,遣人报捷于萧后,不题。

仁美闻此动静,坐卧不安,与刘君其议曰:“目前廷专要究吾败军之故。人传杨六郎将赴京报告其事。倘主上知此情,呼延赞力为之证,我等全族难保矣。”君其曰:“事不宜迟,若待举发,百口无以分诉。乘今六郎未到,可密遣人于黄河渡候之,谋事于外,所谓斩草除根,免得抽芽再发。”仁美从之,即遣亲信甲士,密往黄河渡等待去了。

话分两端。却说优州萧后得萧挞懒捷报,决意要图中原。有内官玉钦者,本朔州人,自幼入宫恃萧后,为人机巧便佞,番人重之。钦乃密奏曰:“中原一统之地,谋臣勇将,不成胜数。戋戋一战之功,安能便取天下哉?臣有一计,不消一年,使中原竟归陛下,宋人缩首无计矣。”后曰:“卿有何计,如果其妙?”王钦曰:“臣假装南边之人,投为进身之计。若得成事,必知彼处动静,兵数强弱,国之短长,密遣人报知陛下。然后,乘其虚困,举兵南下,可收万全之功,何患江山不属陛下哉?”后闻钦奏,大悦曰:“若果成事,当以中原重镇封汝。”

且说杨延昭望雄州进发,时价蒲月气候,途中炎爇。来到绿芜亭,歇下行杖,正靠雕栏而坐。未片时,遇见一人来到,头戴黑纱中,身穿绿罗衣,系一条双鞭黄丝绦,着一双八比青麻鞋,好似儒家装束。将近亭中,延昭迎而揖曰:“先生从何而来?”其人答曰:“小可朔州人氏,姓王名钦,字招吉。幼读古今,居于此地。今将往中原,求取进身,不想遇见中间。动问高姓大名?”延昭不隐,道知本末,且言胸中委曲之事。招吉听罢,愤然曰:“既君父子若此忠义,被人暗害,何不于御前诉雪其冤,而乃徒自伤悲那?”延昭曰:“小可正待赴京诉明,只缘无人会做御状,以此游移未决。”招吉曰:“此驳诘事,既足下有此冤枉,小生当罄其所学,为君作之。”延昭下拜曰:“君若肯搀扶,真乃万千之幸也。”即邀招吉到馆驿中,备酒醴相待。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