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冶铸》译文[第2页/共8页]
⑨鼓鞲(ɡōu):鼓风。鞲是用牛皮做成的鼓风器具,此处代指风箱。
【注释】
③襄阳、盏口、大将军、二将军:明朝本土所造大炮,详见(佳兵)篇。
①魏博:唐末藩镇有魏博节度使,治地点今河北南部大名县。按铁钱之铸,始于汉公孙述,南朝梁时亦铸,非起于唐也。
鼎
②鉴、燧之剂:鉴即照人之镜,燧则为取火之镜。剂:质料。
每一斤油蜡空出的位置需十斤铜来添补,以是,如果塑模时用去十斤油蜡,就需求筹办好一百斤铜。表里模之间的油蜡已经流净后,就动手熔化铜了。要熔化的火铜如果达到万斤以上的,就不能再靠人的手脚来挪移浇铸了。那就要在钟模的四周构筑好些个熔炉和泥槽,槽的上端同炉的出口连接,下端倾斜接到模的浇口上,槽的两旁还要用炭火围起来。当统统熔炉的铜都已经熔化时,就一齐翻开出口的塞子(事前用泥土当作塞子塞住),铜熔液就会像水流那样沿着泥槽注入模内。如许,钟或鼎便铸胜利了。普通而言,万斤以上的铁钟、香炉和大锅,它们的锻造都是用这同一种体例,只是塑造模型的细节能够由人们按照分歧的前提与要求而恰当有所省略罢了。至于锻造千斤以内的钟,就不必这么吃力了,只要制造十来个小炉子就行了。这类炉膛的形状像个箕子,用铁条当骨架,用泥塑形成。炉体下部的两侧要穿两个孔,并垫上两根圆筒状的铁片以便于将抬杠穿过。这些炉子都平放在土墩上,统统的炉子都一起鼓风熔铜。铜熔化今后,就用两根杠穿过炉底,轻的两小我,重的几小我,一起抬起炉子,把铜熔液倾泻进模孔中。甲炉方才倾泻完了,乙炉也跟着敏捷倾泻,丙炉再跟着倾泻,如许,模型里的铜就会天然黏合。如果各炉倾泻相互承接太慢,那些先注入的铜熔液都将近冷凝了,就难以和后注入的铜熔液相互黏合而呈现夹缝。
釜
凡油蜡一斤虚位,填铜十斤。塑油时尽油十斤,则备铜百斤以俟之。中既空净,则议熔铜。凡火铜至万钧,非手足所能差遣。四周筑炉,四周泥作槽道,其道上口承接炉中,下口斜低以就钟鼎入铜孔,槽旁一齐红炭炽围。洪炉熔化时,决开槽梗(先泥土为堵塞住),一齐如水横流,从槽道中视注而下,钟鼎成矣。凡万钧铁钟与炉、釜,其法皆同,而塑法例由人省啬⑧弛。若千斤以内者,则不须如此劳费,但多捏十数锅炉。炉形如箕,铁条作骨,附泥做就。其下先以铁片圈筒直透作两孔,以受杠穿。其炉垫于土墩之上,各炉一齐鼓鞲⑨熔化。化后以两杠穿炉下,轻者两人,重者数人抬起,倾泻模底孔中。甲炉既倾,乙炉疾继之,丙炉又疾继之,此中天然粘合。若相承迂缓,则先入之质欲冻,后者不粘,衅⑩户斤由生也。
①工部分司主之:明朝造钞归户部,铸钱归工部,设宝源局之类主之。
③四火铜:对铜每加一火,即熔炼一次,则铜质纯度进步一次。故四火铜优于二火铜。
像
⑧省啬:节流,简朴。
锻造仙佛铜像,塑模体例与朝钟一样。但是钟、鼎不能接铸,而仙佛铜像却能够分铸后再接合锻造,以是在浇注方面是比较轻易的。不过,这类接模工艺对切确度的要求倒是最高的。
铁锅铸成今后,辩白它的吵嘴的体例是用小木棒敲击它。如果响声像敲硬木头的声音那样沉实,就是一口好锅;如果有其他杂音,就申明铁水的含碳量没措置好形成铁质未熟或者是铁水中杂质没有断根洁净,这类锅将来就轻易破坏。海内有的大寺庙里,铸有一种“千僧锅”,能够煮两石米的粥,这真是一个粗笨的家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