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冶铸》译文[第1页/共8页]
①工部分司主之:明朝造钞归户部,铸钱归工部,设宝源局之类主之。
⑤虚其腹以振荡空灵:以金铸为钟镩之属,能够发声传远。
③宣炉:宣德年间所造香炉,极贵重。
【注释】
【译文】
附:铁钱
铁质贱甚,从古无铸钱。起于唐藩镇魏博①诸地,铜货不通,始冶为之,盖斯须之计也。皇家盛时,则冶银为豆②,杂伯③衰时,则铸铁为钱,并志博物者感慨。
【注释】
【原文】
锻造十斤铜钱,需求用六七斤红铜和三四斤锌(北京把锌叫做水锡),这是大略的比例。锌每经太高温加热一次就要耗费四分之一。我(明)朝通用的铜钱,成色最好的是北京宝源局锻造的黄钱和广东高州锻造的青钱(高州钱通行于福建漳州、泉州一带),这两种钱每一文相称于南京操江局和浙江锻造局锻造的铜钱二文。黄钱又分为两等:用四火铜锻造的叫做“金背钱”,用二火铜铸的叫做“火漆钱”。
②信炮、短提铳:信号炮、短枪。
钱
④真者:宣炉因贵重,此相对伪者而言。
【译文】
④铅:此指倭铅,即锌。
铸鼎的史实在尧舜之前就已没法考据了,至于传说夏禹锻造九鼎,那是因为当时九州按照各地现有前提和出产才气而交纳赋税的条例已经公布,各地每年进贡的物产和种类已经有了详细规定,河道也已经疏浚,《禹贡》这部书已经写成了。但是因为恐怕后代的帝王增加赋税来敛取百姓财物,各地诸侯用一些由奇技淫巧做出来的东西冒充贡品,以及厥后治水的人也不再遵循本来的一套体例,因而,夏禹把这统统都铸刻在鼎上,令规也就不会像册本那样轻易丧失了,使先人有所遵循而不能肆意变动,这就是当时夏禹锻造九鼎的启事。颠末端很多年代,刻在鼎上的画像,如蚌珠、暨鱼、狐狸、毛织物以及兽皮之类,也能够因为锈蚀而变了样,学问不深和见地陋劣的人就觉得这是怪物。是以,《左传》中才有禹铸鼎是为了使百姓晓得辨认妖妖怪怪而制止遭到妖魔伤害的说法。这些鼎到了秦朝时就绝迹了,而春秋期间郜国的大鼎和莒国的两个方鼎,都是诸侯国锻造的,即便有一些描画,也必然分歧于《禹贡》的原意,只不过名为古旧之物罢了。后代的图书已经多了好几百倍,就不必再铸鼎了,这里特地提一下。
【原文】
③母模型肖:按五行说,金生于土,故前云金“以土为母”,而浇铸金器则先以土为榜样,故又云“母模型肖”。
①“惟禹铸九鼎”一段:制止后代人君之横征暴敛,征索本国之奇技淫巧,以及治河之时不由故道。这类说法非论是否合适汗青实在环境,但宋应星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并以此对当时有所暗射,是很较着的。
凡钱凹凸以铅多寡分,其厚重与薄削,则昭然易见。铅贱铜贵,私铸者至对半为之。以之掷阶石上,声如木石者,此低钱也。若高钱铜九铅一,则掷地作金声矣。凡将成器废铜铸钱者,每火十耗其一。盖铅质先走,其铜色渐高,胜于新铜初化者。若琉球诸国银钱,其模即凿锲铁钳头上。银化之时入锅夹取,淬于冷水当中,即落一钱其内。图并具后。
【译文】
④蒲牢:传说中的海兽,其吼声甚大,故铸于钟上,以使钟声洪大。明朝觉得龙生之九子之一。
【原文】
云板:铁铸的响器,板状,像云朵形,故名。
①首山之采,肇自轩辕:轩辕:黄帝。《史记.孝武本纪》:“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