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下篇 佳兵》译文[第5页/共9页]
【译文】
混江龙。漆固皮郛裹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此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然此终痴物也。
造弓还要按人的挽力大小来分轻重。上等力量的人能挽一百二十斤,超越这个数量标叫做虎力,但如许的人很少见。中等力量的人能挽八九十斤,劣等力量的人只能挽六十斤摆布。这些弓箭在拉满弦时都能够射中目标。但在疆场上能射穿仇敌的胸膛或铠甲的,当然是力量大的弓手;力量小的人如果有能射穿杨树叶或射中虱子的,那是以巧取胜。测定弓力的体例是:能够用脚踩弓弦,将秤钩钩住弓的中点往上拉,弦满之时,推移秤锤称平,便可晓得弓力大小。做弓料的分量是,上等力量所用的弓,角和竹片削好后约重七两,筋、胶、漆和缠丝约重八钱,这是大抵的数字。中等力量的呼应减少非常之一或五分之一,劣等力量的减少五分之一或非常之三。
【译文】
混江龙:用皮郛包裹,再用漆密封,然后沉入水底,岸上用一条引索节制。皮郛里挂有火石和火镰,一旦牵动引索,皮郛里天然就会燃烧引爆。敌船如果碰到它就会被炸坏,但它毕竟是个粗笨的家伙。
②长、淮:长江、淮河。
①空繁硝产:白白地出产那么多硝,而不能制火药。
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当中。其出也,人物膺①之,魂散惊而魄齑粉。凡硝性主直,直击者硝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硝七而硫三。其佐使之灰,则青杨、枯杉、桦根、箬叶、蜀葵、毛竹根、茄秸之类,烧使存性,而此中箬叶为最燥也。
【注释】
穿杨贯虱:比方神射,能够百步以外射穿柳叶,射穿虱子之心。贯虱,典出《列子.汤问》纪昌学射的故事。
西洋炮是用熟铜铸成的,圆得像一个铜鼓。放炮时,半里以内,人和马都会吓死(在高山扑灭引线时装上能够使炮身转动的构造,转到一个缺辩才停下来。炮手扑灭引线以后顿时往回跑并跳进深坑里,这时炮声在高处爆响,炮手才不至于受伤或丧命)。
凡“干①戈”名最古,干与戈相连得名者,后代战卒,短兵驰骑者更用之。盖右手执短刀,左手执干以蔽敌矢。古者车战之上,则有专司执干,并抵②同人之受矢者。若双手执长戈与持戟、槊,则无所用之也。凡干长不过三尺,杞柳织成尺径圈,置于项下,上出五寸,亦锐其端,下则轻竿可执。若盾名“中干”,则步兵所持以蔽矢并拒槊者,俗所谓傍牌是也。
凡造弓,视人力强弱为轻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彀满之时皆能中的。但战阵之上洞胸彻札,功必归于挽强者。而下力倘能穿杨贯虱,则以巧胜也。凡试弓力,以足踏弦当场,称钩搭挂弓腰,弦满之时,推移秤锤所压,则知多少。其初造料分两,则上力挽强者,角与竹片削就时,约重七两。筋与胶、漆与缠约丝绳,约重八钱,此其大略。中力减十之一二,下力减十之二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