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下篇 佳兵》译文[第1页/共9页]
脱手造弓时,先削竹片一根(秋夏季候砍伐的竹子较好,因为春夏砍的轻易蛀朽),中腰略小,两端稍大一些,长约两尺摆布。一面用胶粘贴上牛角,一面用胶粘铺上牛筋,加固弓身。两段牛角之间相互咬合(北方少数民族没有长的牛角,就用羊角分四段相接扎紧。广东一带的弓,不但用水牛角,偶然也用半透明的黄牛角),用牛筋和胶液牢固,内里再粘上桦树皮加固,这就叫做“暖靶”。桦树,东北地区产在辽阳,华北地区以河北遵化为最多,西北地区以甘肃临洮为最多,福建、广东和浙江等地也有出产。用桦树皮作为庇护层,手握起来感到柔嫩,以是造弓把必然要用它。即便是刀柄和枪身也要用到它。最薄的便可用来作为刀剑的套子。
西洋炮是用熟铜铸成的,圆得像一个铜鼓。放炮时,半里以内,人和马都会吓死(在高山扑灭引线时装上能够使炮身转动的构造,转到一个缺辩才停下来。炮手扑灭引线以后顿时往回跑并跳进深坑里,这时炮声在高处爆响,炮手才不至于受伤或丧命)。
凡造弓,先削竹一片(竹宜秋冬伐,春夏则朽蛀),中腰微亚小,两端差大,约长二尺许。一面粘胶靠角,一面铺置牛筋与胶而固之。牛角当中牙接⑦(北边无苗条牛角,则以羊角四接而束之。广弓则黄牛明角亦用,不独水牛也),固以筋胶。胶外固以桦皮,名曰暖靶。凡桦木关外产辽阳,北土蕃殖遵化,西陲蕃殖临洮郡,闽、广、浙亦皆有之。其皮护物,手握如软绵,故弓靶所必用。即刀柄与枪干,亦需用之。其最薄者,则为刀剑鞘室⑧也。
【评析】
凡造弓,视人力强弱为轻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彀满之时皆能中的。但战阵之上洞胸彻札,功必归于挽强者。而下力倘能穿杨贯虱,则以巧胜也。凡试弓力,以足踏弦当场,称钩搭挂弓腰,弦满之时,推移秤锤所压,则知多少。其初造料分两,则上力挽强者,角与竹片削就时,约重七两。筋与胶、漆与缠约丝绳,约重八钱,此其大略。中力减十之一二,下力减十之二三也。
②长、淮:长江、淮河。
⑧鞘室:刀剑之鞘及匣。
凡箭笴,中国南边竹质,北方萑柳质,北边桦质,随方不一。竿长二尺,镞长一寸,其大端也。凡竹箭削竹四条或三条,以胶粘合,过刀光削而圆成之。漆、丝缠约两端,名曰“三不齐”箭杆。浙与广南有天生箭竹,不破合者。柳与桦杆,则取彼圆直枝条而为之,微费刮削而成也。凡竹箭其体自直,不消矫揉。木杆则燥时必曲,削造时以数寸之木,刻槽一条,名曰箭端。将木杆逐寸戛拖而过,其身乃直。即首尾轻重,亦由过端而均停也。
关于火药和火器,现在那些企图博取高官厚禄的人,个个都是高谈阔论,著书呈献朝廷,他们说的不必然都是颠末实验的。在这里还是要大略写上几页,附在卷内。
穿杨贯虱:比方神射,能够百步以外射穿柳叶,射穿虱子之心。贯虱,典出《列子.汤问》纪昌学射的故事。
弧矢
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北狄无黄之国,空繁硝产①,故中国有严禁,凡燃炮,拈硝与木灰为引线,黄不入内,入黄即不透关。凡碾黄难碎,每黄一两,和硝一钱同碾,则立成微尘细末也。
火药的成分以硝石和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此中硝石的阳性最强,硫黄的阳性最强,这两种奇异的阴阳物质在没有一点空地的处所相遇,就会爆炸起来,非论人还是物都要魂飞魄散、粉身碎骨。硝石纵向的发作力大,以是用于射击的火药成分是硝九硫一。硫黄横向的发作能力大,以是用于爆破的火药成分是硝七硫三。作为帮助剂的炭粉,能够用青杨、枯杉、桦树根、箬竹叶、蜀葵、毛竹根、茄秆之类,烧制成炭,此中以箬竹叶炭末最为燥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