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作咸》译文[第3页/共5页]
③堤垱形:堤坝的模样。
凡池盐,宇内有二,一出宁夏,供食边镇;一出山西解池①,供晋、豫诸郡县。解池界安邑、猗氏、临晋之间,其池外有城堞,周遭禁御。池水深聚处,其色绿沉。土人种盐者,池旁耕地为畦垄,引净水入所耕畦中,忌浊水,掺入即淤淀盐脉。
【评析】
【译文】
②长芦分司:明朝在长芦(今河北境内)设盐运使,并于沧州、青州设二分司。
其器冶铁锥,如碓嘴形,其尖使极刚利,向石上舂凿成孔。其身破竹缠绳,夹悬此锥。每舂深切数尺,则又以竹接其身使引而长。初入丈许,或以足踏碓梢,如舂米形。太深则用手捧持顿下。所舂石成碎粉,随以长竹接引,悬铁盏挖之而上。大略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绩。
一法:逼海潮深地,先掘深坑,横架竹木,上铺席苇,又铺沙于苇席上。俟潮没顶冲过,卤气由沙渗下坑中,撤去沙、苇,以灯烛之,卤气冲灯即灭,取卤水煎炼。总之功在晴霁,若淫雨连旬,则谓之盐荒。又淮场空中,有日晒天然生霜如马牙者,谓之大晒盐。不由煎炼,扫起即食。海水顺风飘来断草,勾取煎炼,名蓬盐。
崖盐
池盐
【原文】
③其喉下安动静:在最后一节的上部,安装阀门。
【译文】
煎盐的锅古时候叫做“牢盆”,这类牢盆的周长有好几丈,直径也有一丈多,只要两种规格和形制。此中一种是用铁做的,把铁锤打成叶片,再用铁钉铆合,盆的底部像盂那样平,盆深约一尺二寸,接口处颠末卤汁结晶后堵塞住,就不会再漏了。牢盆上面砌灶烧柴,灶眼多的能有十二三个,灶眼少的也有七八个,用柴火同时烧煮一个锅。南海地区另有别的一种制法,那是用竹篾编成一个锅围的,锅围的直径约一丈、深约一尺。在锅围上糊上蛤蜊灰并衔接在锅的边上。锅下烧火到使卤水沸腾,一向到逐步结成盐。这类盆也叫做“盐盆”,但总的来讲不如用铁片做成的锅那样便利费事。煎炼盐卤汁的时候,如果没有立即固结,能够将皂角舂碎掺杂小米糠一起投入沸腾的卤水里搅拌均匀,盐分便会很快地结晶成盐粒。插手皂角而使盐固结,就仿佛做豆腐时利用石膏一样。
①度:猜测。诘朝:第二天。
⑦为蔬为谷,皆有寂灭之乡:蔬菜五谷都不生的处所。
井盐
⑤“天平生水”:《汉书.律历志》:“天以平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也是五行说的一套。
①山西解池:在今山西运都会之南。
江苏淮扬一带出产的盐,又重又黑,其他处所出产的盐则是又轻又白。从重量上比较,淮扬盐场的盐,一升重约十两,而广东、浙江、长芦盐场的盐就只要六七两重。蓬草盐的来源不太可靠,蓬草偶然好几年来一次,也偶然一个月就来好几次,是以不能常常希冀它。
【译文】
凿井的东西,利用的是铁锥,铁锥的形状很像碓嘴,要把铁锥的尖端做得非常坚毅锋利,才气用它在石上冲凿成孔。铁锥的锥身是用破开两半的竹片夹住,再用绳缠紧做成的。每凿进数尺深,就要用竹竿子把它接上以增加它的身长。开初的这一丈多深,能够用脚踏碓梢,就像舂米那样。再深一些就用两手将铁锥举高然后再用力夯下去,这能够把石头舂得粉碎,随后把长竹接在一起再捆上铁勺,把碎石挖出来。打一眼深井约莫需求半年摆布的时候,而打一眼浅井一个多月就能够胜利了。如果井眼凿的过大,卤气就会游散,乃至不能固结成盐。当盐井凿到卤水层能打出水后,遴选一根长约一丈的好竹子,将竹内的节都凿穿,只保存最底下的一节,并在竹节的下端安一个吸水的单向阀门以便汲取盐水入筒。用长绳拴上这根竹筒,将它沉到井底之下,竹筒内就会汲满了盐水。井上安装桔槔或辘轳等提水东西。操纵体例是套上牛,用牛拉动转盘而动员辘轳绞绳把盐水汲上来。然后将卤水倒进锅里煎炼(只用中等大小的锅,而不消牢盆),很快就能固结成乌黑的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