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乃粒》译文[第8页/共14页]
【注释】
豆子的种类与稻、黍的种类一样繁多,播种和收成的时候,在一年四时中接连不竭。人们将豆子视为平常饮食中始终离不开的首要食品。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农家发愤,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⑥早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朱紫,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敷尚⑦也。
【注释】
已上四米皆春种秋获,耕耨之法与来、牟同,而种收之候则相悬绝云。
【原文】
插秧后,早熟的种类约莫七十天就能收割(粳稻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银”等种类。各地的种类叫法多样,难以尽述)。最晚熟的种类,要历经夏天到夏季共二百多天赋气收割。至于夏季播种,夏季蒲月就能收成的,那是广东南部的水稻,因为那边长年没有霜雪。如果水稻缺水十天,就怕干旱了。夏天种、夏季收的水稻,必须种在山间水源不竭的田里,这类稻种生耐久较长,土温也低,以是禾苗长势较慢。靠近湖边的地步,要比及夏季大水过后,约莫六月份才气插秧的。其秧苗应在立夏时节播种,还要播在阵势较高的秧田里,等汛期过后才插秧。
【评析】
【原文】
④吐穑:抽穗。
宋子曰:上古神农氏②若存若亡,然味其徽号两言③,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脉用期间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不然神农去陶唐④食已千年矣,耒耜⑤之利,以教天下,岂有隐焉。而纷繁嘉种,必待后稷⑥详明,其故何也?
⑤镪:疑为“耩”,北方又叫耧。其具可耕可播,单耕叫耩地,兼播则叫摇耧。
【译文】
【译文】
种麦子的灾害相称于莳植稻子的三分之一。播种今后,赶上雪天、霜天、好天、洪涝气候都没有甚么影响。麦子的特性是它需求的水量很少,北方在中春时节再下一场痛快的能浇透地的大雨,麦子就能着花并结出饱满的麦粒了。在荆州、扬州这类长江以南的地区,最怕的就是“霉雨”(梅雨)气候,如果在麦子成熟的时段,气候晴上十来天,麦子就能确保大歉收,吃也吃不完了。扬州有句农业谚语说“寸麦不怕尺水”,这就是说麦子刚生长的时候,任水淹没都没有甚么干系。“尺麦只怕寸水”,那是说比及麦子成熟的时候,哪怕一寸深的水就能把麦根泡软,茎秆就会倒伏在泥里,麦粒也就都烂在地里了。
稻
【注释】
⑦尚:推许。
江南有雀一种,有肉无骨,飞食麦田数盈千万,然不广及,罹害者数十里而止。
粟与粱统称黄米,此中黏粟还能够用于做酒。别的,有一种名叫高粱的芦粟,是因为它的茎秆高达七尺,很像芦、荻。粱粟的种类、称呼,比黍和稷的还要多。它们有的用人的姓氏或山川来定名,有的则按照其形状和时令来定名,总之没法一一列举出来。山东人并不晓得梁粟有这些称呼,把它们都统称为谷子。
【原文】
靠近江河边无益用筒车的,先筑个堤坝来反对水流,使水流绕过筒车的下部,冲激筒车的水轮扭转,并装水进入筒内,如许一筒筒的水便会倒进引水槽,然后导流进入田里。如许日夜不断地引水,即便灌溉上百亩地步也不成题目(不消水时,可用木栓卡住水轮,不让水轮转动)。在没有流水的湖边、水池边,有的利用牛力拉动转盘进而动员水车,有的用几小我一齐踩踏来转动水车。水车车身长的达两丈,短的也有一丈。车内用龙骨连接一块块串板,笼住一格格的水使它向上逆行。一人用水车干一整天活儿,大抵能灌溉地步五亩,用牛力服从便能够高出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