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乃粒》译文[第3页/共14页]
纨裤之子,以赭衣⑦视笠蓑;经生之家,以农夫为诟詈⑧。晨炊晚饷,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夫先农而系之以神,岂人力之所为哉!
【原文】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农家发愤,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⑥早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朱紫,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敷尚⑦也。
水利
【译文】
⑧不冀麦实:不希冀收成麦粒。
⑥未经人间传灯者:古时平常用火,多靠保存火种,日日相传,或从人家借火。
播种后,要勤于锄草。锄草要用宽面大锄。麦苗生出来后,锄得越勤越好(有锄三四次的),杂草锄尽,田里的全数肥分就都能够用来结成饱满的麦粒了。工夫勤奋,草就轻易除净,这在南边和北方都是一样的。
一种大豆,有黑、黄两色,下种不出腐败前后。黄者有蒲月黄、六月爆、冬黄三种。蒲月黄收粒少,而冬黄必倍之。黑者克期八月收。淮北长征①骡马必食黑豆,筋力乃强。
【原文】
间繁一方:间或富强于一地。
⑦溲浆:做粉剩下的浆汁再经发酵。
菽
粟与粱统称黄米,此中黏粟还能够用于做酒。别的,有一种名叫高粱的芦粟,是因为它的茎秆高达七尺,很像芦、荻。粱粟的种类、称呼,比黍和稷的还要多。它们有的用人的姓氏或山川来定名,有的则按照其形状和时令来定名,总之没法一一列举出来。山东人并不晓得梁粟有这些称呼,把它们都统称为谷子。
凡是收割后不再耕作的稻田,应当在当年春季翻耕、开垦,使稻茬腐臭在稻田里,如许所获得的肥效将是粪肥的一倍。如果春季干旱没有水,或者是懒惰的农家误了农时,到第二年春季才翻耕,终究的收成就要减少。在给稻田施肥的时候,只怕碰上连缀大雨,当时雨水一冲,肥分就会随水漂走。是以密切重视把握气候窜改,就要靠老农的聪明了。稻田耕过一遍以后,有些勤奋的农夫还要耕上第二遍、第三遍,然后再耙地步,如许一来土质就会粉碎得很均匀,而此中的肥分也能均匀分分开了。
④刈(yì):割草。
⑧炒糗(qiǔ):作为干粮的炒米。
③徽号两言:即指“神农”二字。
【原文】
⑨朔:同“溯”,指本源、本源。
凡麻可粒可油①者,惟火麻、胡麻②种。胡麻即脂麻,相传西汉始高傲宛来。古者以麻为五谷之一,若专以火麻当之,义岂有当哉?窃意《诗》《书》五谷之麻,或其种已灭,或即菽、粟当中别种,而渐讹其名号,皆未可知也。
⑧诟詈(ɡòu lì):唾骂。
凡稻防旱借水,独甚五谷。厥土沙、泥、硗①、腻②,随方③不一。有三日即干者,有半月后干者。天泽不降,则人力挽水以济。凡河边有制筒车者,堰陂障流,绕于车下,激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倾于枧④内,流入亩中。日夜不息,百亩无忧(不消水时,栓木碍止,使轮不转动)。其湖池不流水,或以牛力转盘,或聚数人踏转。车身父老二丈,短者半之。其内用龙骨拴串板,关水逆流而上。大略一人竟日之力,灌田五亩,而牛则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