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丫还是女生的!气煞我也!》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天工开物 附录 <天工开物>着作版本》译文[第4页/共10页]

十2、薮平本

这是20 世纪70 年代在中国出版的译注本,在全部版本史上是第13 版。此本由广东群众出版社于1976 年出版,由广州中山大学同各省市25 个有关专业单位合作个人完成,书的注释者署名为“钟广言”,并无其人,是个人写作班子的署名,故称其为“钟本”。该本与中国先前出版的各秘闻比,采取了全新的体例。其特性是:(1)全书一概用横排汉字简体铅字印刷,附以新式标点标记;(2)注释原文颠末笔墨订正,错字较别本少,另又译成当代汉语;(3)注释后有注释,注释用四号铅字,注用五号字,易于辨别。此本作一册大32 开精装,以涂本为底本,插图也取自涂本,一改陶本以来插图安排之恰当。书首有媒介、目次,接下是注释,但插图比例仿佛缩得太小,书后无索引。但各章前都有一段按语,似无需求,因为在1975—1976 年的汗青前提下,写出的按语连同注释中某些注文,难于摆脱当时风行的某些弊端观点。浏览此书时宜重视这些处所,其他大抵说来是好的。这个版本的出版使《天工开物》更易于提高。

有助于对杨本断代的证据是,《乃服.龙袍》涂本作“凡上供龙袍,我朝局在苏、杭”,杨本改成“凡上供龙袍,大明朝局在苏、杭”。又《佳兵.弩》,涂本作“国朝军火造神臂弩”,而杨本改成“明朝军火造神臂弩”,且“明朝”二字歪邪离行。

此本也是铅印竖排本,但笔墨经特别订正、断句,在版本史上是第七版。1936 年由上海的天下书局出版,故称为“局本”。董文先生在书首《弁言》中说:“这书的笔墨极其简奥,并且中多术语,我们现在特加句读,以便读者。菅生堂本讹字很多,陶本间亦有误,现在把两本互勘一过,遇有异文,说明‘某本作某’或‘某本误某’;如两本均误,则说明‘菅本、陶本并误某’。这本丹青今即依陶本拍照制版。”这是个正规的订正本,可惜当时没能把握涂本、杨本这类善本,书中插图也没采取较为可靠的菅本,而用了标新创新的陶本。局本用大四号仿宋铅字,作一册精装,书末附《陶订图目》、丁文江撰(奉新宋长庚先生传》及陶本丁《跋》)。在1965 及1971年台北天下书局再予重印,名为《校订天工开物》,列入杨家骆主编的《中国粹术名著丛书》第五辑《科学名著》第二集第一册。笔墨及插图全然未变,是三十年代局本的纯真重印本。

7、局本

博哉,宋子(宋应星)所为也。禾役之于穟穟,彼黍之于离离,种艺至春簸,馨无[不]宜。若裳服则起[于] 枲麻、卒[于] 机杼。扬色章采,织纴可就,执针可用。其在馀,则舟于深、舆于重,陶有瓦罂,铸有钟釜,琼琚琼瑶,可赠可报。皆发于埋头,得于切问之而至矣。其论食麻,断达成也,所见远矣。夏鼎之于魑魅,硝铅之于琉璃,可谓能使物昭昭焉。一部之业,约言若陋,虽则若陋,无益治事矣。岂不谓蜘蛛之有智,不如蠢蚕之一緰哉。升闰年深,一方为人,专意于民利,引水转研,煮树取沥,烧矾石、淘沙金,多有取于此焉。

十5、赣科本

这是50 年代日本闻名科学史家薮内传授主持的本子,故称“薮内本”。它是战后日本出版的第一个全新的版本,也是《天工开物》的第一个外文全译文和注释本。1952 年由东京的恒星社以《天工开物研讨》为名用铅字付梓颁发(竖排),作大32 开本全一册精装。此本以东京的静嘉堂文库所藏涂本为底本,以菅本、陶本、局本为订正参考,插图取自涂本,改正了陶本在插图上的缺点。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天工开物》的日文译文及注释;第二部分是《天工开物》的汉文原文,附断句及笔墨订正;第三部分是11 篇专题研讨论文,书末附索引。是以薮本集《天工开物》原著订正断句、日文译注及专题研讨于一体,在体例上是最为完美的本子。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