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附录 宋应星生平》译文2[第8页/共9页]
刘同升(1587—1645)是宋应星另一名在明末举兵抗清的朋友。刘同升字孝则,又字晋卿,江西吉水人,1621年落第人,1637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为人朴重廉洁。当时杨嗣昌夺情(父母死了不守制仍仕进)进入内阁,刘同升和翰林杨廷麟等联疏弹劾杨嗣昌,被降职为福建按察使知事,因抱病回家。1644年后,写了《哀志诗》一百首表白志向。后携家眷进入福建,和他的门生杨廷麟等人举兵抗清。南明唐王立后,加刘同升为祭酒,和杨廷麟一起从福建进入江西赣州,起兵攻取吉安等地,又加刘同升为詹事兼兵部左侍郎,巡抚南赣。1645年南都陷后,刘同升因悲忿呕血而死于赣州。生前著有《明名臣传》等书。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先容到欧洲后,欧洲人把宋应星尊称为“中国的狄德罗(1713—1784,18世纪法国发蒙学者,以编撰《百科全书》着名)”。宋应星在中国汗青上,是和李时珍、徐光启、方以智等16、17世纪的出色人物相并列的,都是明朝我国科学技术范畴中发蒙思潮的前驱者和代表人物。
公元1643年,方以智在写作《物理小识》时就参考了《天工开物》,在卷七金石部中援引了《《天工开物.附录.五金》铜条中的质料。
《天工开物》这本书的书名,表示的是一种具有遍及意义的科学思惟。天工开物夸大的是天然力(天工)和野生的共同,天然界的行动和人类活动的调和,通过技术从天然资本中开辟产品,以显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类科学思惟的核情意义是以“天工”补“野生”开万物,或者是借助于天然力和人力的调和,通过技术从天然界中开辟万物。
“人到无能始贷金,子钱生发向何寻。
《天工开物》共3卷,18章。
第39首:
崇祯末年,涂绍煃任广西左布政使。1645年6月,清兵南下进入江西,涂绍煃率家人出走,不幸到君山湖(湖南岳阳西南的洞庭湖)时,俄然刮起大风,将船淹没,涂绍煃一家全遭厄运。宋应星任分宜县学教谕时,与分宜县令曹国祺来往甚密。1636年3月,宋应星和曹国祺到本地的名胜钤山旅游。这时俄然送来一份邸报(报纸),见到有人给天子上书颁发谬论以求授官的荒唐征象。宋应星便和曹国祺议论这件事。曹国祺建议他写个东西,宋应星在曹国祺的鼓励下,写出了《野议》。1645年清兵南下抵江西境内,曹国祺走避上高,联络举人曹志明等人奉南明隆武年号举兵抗清。年底,曹国祺带领的抗清武装攻入新昌,杀降清县令。新昌在籍御史陈泰来呼应,出屯棠蒲,命曹国祺等统上高兵屯界埠,商定共趋府城南昌。因为相互间没有共同好,受清兵三路夹攻,曹志明阵亡。曹国祺率兵退走湖广。曹国祺是如许一名反对民族压迫的文武兼备的志士。他常常和宋应星群情时势,有共同政见,以是才鼓励宋应星写出《野议》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