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舟车》译文2[第2页/共5页]
⑦“胁驱”:《诗经.秦风.小戎》:“游环胁驱。”
⑧通、津:通州和天津。
别的,牛车以载刍粮,最盛晋地。路逢隘道,则牛颈系巨铃,名曰报君知,犹之骡车群马尽系铃声也。又北方独辕车,人推厥后,驴曳其前,行人不耐骑坐者,则雇觅之。鞠席其上以蔽风日。人必两旁对坐,不然欹倒。此车北上长安、济宁,径达帝京。不载人者,载货约重四五石而止。其驾牛为轿车者,独盛中州。两旁双轮,中穿一轴,其分寸平如水。横架短衡,列轿其上,人可安坐,脱驾不欹。其南边独轮推车,则一人之力是视。容载两石,遇坎即止,最远者止达百里罢了。其他难以枚述。但生于南边者不见大车,老于北方者不见巨舰,故粗载之。
黄河满篷梢。从黄河进入淮河,再从淮河进入河南的汴水,利用的都是这类满篷梢船。满篷梢船制作时用的是楠木,工本费比较高。船的大小不等,大的能够装载三千石,小的只能载五百石。当顺水行驶时,就在船头与船身交代处安上一根横梁伸出船的两边,挂上两把粗大的橹,人在船两边摇橹而使船进步。至于铁锚、绳索和帆船等的规格,和长江、汉水中的船大抵不异。
骡车的款式有四个轮子的,也有双轮的,车上面的承载支架都是从轴那边连接上去的。四轮的骡车,前两轮和后两轮各有一根横轴,在轴上直立的短柱上面架着纵梁,这些纵梁又承载着车厢。当停马脱驾时,车厢平允,就像坐在屋子里那样安稳。两轮的骡车,行车时马在前头拉,车厢平允;而停马脱驾时,则用短木向前抵住空中来支撑,不然车就会向前倾倒。
②辕:疑当为轘之误。辕为驾车之两直木,非车轮也。
【注释】
凡四轮大车量可载五十石,骡马多者,或十二挂,或十挂,少亦八挂。执鞭掌御者居箱当中,安身高处。前马分为两班(战车四马一班,分骖、服),纠黄麻为长索,分系马项,后套总结,支出衡内两旁。掌御者手执长鞭,鞭以麻为绳,长七尺许,竿身亦相称。察视不力⑥者鞭及其身。箱内用二人踹绳,须识马性与干脆者为之。马行太紧,则急起踹绳,不然翻车之祸今后起也。凡车行时,遇前程行人应避者,则掌御者急以声呼,则群马皆止。凡马索总系透衡入箱处,皆以牛皮束缚,《诗经》所谓“胁驱”⑦是也。
福建清流、梢篷船。这两种船仅飞行于由光芒、崇安两小河起到福州洪塘为止的一段,再下去的水道就是海了。清流船用于运载货色和客商,梢篷船则仅可供人坐卧,这是达官朱紫及其家眷所用的,这类船都是用杉木做船底。途中颠末的险滩礁石很多,经常会碰损而引发船底漏水,碰到这类环境就要设法顿时泊岸,抢卸货色并且堵塞缝隙。这类船不在船的尾部安装船舵,而是在船的头部安装一把叫做“招”的大桨来使船转动方向。为了确保安然,每次返航都要结合五只船才可开行,当颠末激流险滩时,前面四只船的人都要登陆用缆索今后拉住第一只船,以减慢它的速率。船工即便是在酷寒的夏季也不穿鞋子,以便常常渡水。令人不解的是,它的帆船竟然是挂而不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