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因果承负皆属道[第1页/共3页]
常徵嘻笑一声,传音道:“煦宁,这便是启事了。老信士与香客是能了解的,但毕竟仅是此中五六,其他皆是头次赶来,或是听得数次的香客、信士,如果不讲授的浅白些,此类之事近乎次次皆有。”李煦宁了然,轻笑一声,瞅向玄真。
常臻回道:“倒是如此。但......以后便晓得。”见其卖个关子,李煦宁转过甚颈,不再扣问。
只见其左手第二指上节,掐日君诀
讲经堂内。
话分两端,一处峭壁之上,一道人影盘坐其上,安如泰山,行至近处,恰是那消逝已久的莫愁。
玄真端坐于台上,身前那檀木制三尺讲台面上除一三才杯外便毫无它物,此亦是崇光塔于赣南名誉颇盛启事之一。不但玄真如此,塔内其他高功、都讲、乃至常臻、常徵讲经解惑亦是如此,主讲之时全凭肚里所盛,连续二时候不带晦涩之处。
玄真一扫台下道众,道:“本日之题为‘炼己存诚,修身养性’。炼己者,即炼心也,炼心即养性。炼己功成方可达明心见性之境地,即跨入修真之门槛。养性则须凝神,神凝则性根固、命蒂坚,方为长生久视之根底。诚者,信之根底。修真之道必须以热诚无杂之恒心,至诚无妄之真意,方能治心。故而以去除妄念,正念立基为要。”
“道难入,道难觅,说之轻易谁能得。傍门惑世几百般,得道万千难选一。近有一等学道者,不肯低头真可惜。瞒天瞒地更瞒人,未得一时夸了毕。要做神仙故不难,神仙须是神仙质。不是神仙莫乱为,动有阴魔作冤隙。这个事,非小术,全凭德行施阴惊。断除妄念息贪婪,行行步步脚根实。若明赋性与心同,方敢与君说端的......”
玄真道:“这便触及到因果承负之说。”
天心派的符咒神通,以三光为法力的来源。所谓三光即指日、月、星。②天心派的典范当中均重三光之说。邓有功编撰的《上清天心正法》将《三光正炁》置于卷首,指出法官若能“请三光炁”,即能“渐入仙真”。③路时中则以为凡是嗣“玉堂大教”者便可“与天为徒”,而所谓的“与天为徒”在他看来“非他,三光罢了”。④天心派不但在道法的体系实际上推许三光之说,并且还通过存思之术,将三光之说落实到了道术的操纵层面上。在天心派的存思之术中,不但有叩齿、思神、咽液、服炁、念咒,更辅之以密咒和掐诀这些新出的道法情势。比如,在天心派的服“三光正炁”之术的详细操纵典礼中,掐诀、诵密咒已经成为定式。路时中以为修道之士应“每日进三光正炁”:
“不错,”玄真笑道:“是以贤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玄真一笑,负手而立,高吟一曲《得道歌》:
玄真与李煦宁道:“宁宁,现在可有琐事?”
玄真道:“此中很有公允,佛教论因果,即从立体的角度将题目说庞大,可称为微观方面。而玄门早已便有因果之说,《品德真经》谓之,‘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虽其说话极其精简,但微言大义,符合道祖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思惟精华。道祖芟繁就简,言简意赅,但被世人曲解。”
那男人立时问道:“玄真道长,因果论是佛教的吧,玄门才论承负,这因果承负有甚么辨别?”
玄真点头,随即道:“本日刚巧赶上,一同来罢。”
台前一约莫三十许的男人道:“玄真道长,如此说来,道生一,道就是因,一就是果。平生二,一就是因,二就是果。如此,道是因,万物是果。六合万事万物均是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物极必反,相互转化的天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