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是有点过分了的感觉[第1页/共9页]
大契丹[1]
辽世宗任用贤臣耶律屋质,停止一系列鼎新,将辽太宗时的南面官和北面官归并,建立南北枢密院,废南、北大王。厥后南北枢密院归并,构成一个枢密院。辽世宗的鼎新使辽朝从部落联盟情势进入中心集权的期间。
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同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1]。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改国号为“辽”[4]。983年曾复改名“大契丹”,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规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1][6]。
府
?契丹崛起
而后,辽朝贵族耶律大石在西北调集残部,节制了蒙古高原和新疆东部一带。1130年,因为遭到金兵的压迫,耶律大石决定放弃蒙古高原,率部西征。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迷立(今新疆额敏)称帝,史称西辽(西方称为黑契丹或哈剌契丹),都城虎思斡鲁朵[27]?。西辽曾一度扩大到中亚,成为中亚强国。1143年,在耶律大石身后,西辽经历萧塔不烟、耶律夷列、耶律普速完、耶律直鲁古与屈出律的统治。最后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灭亡,立国凡87年[28]?。
?艺术
辽分5个道,每个道有一个政治中间,称为京,并以京的称呼来定名道。
晚唐时契丹迭剌部的首级耶律阿保机乘唐朝内哄同一各部,代替痕德堇可汗后于907年2月27日便可汗位。他前后弹压了契丹贵族的兵变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并且握有蒙古地区的产盐区,在军事与经济方面都非常强大[27]。915年耶律阿保机出征室韦得胜返国,但被迫交出汗位,不久他在滦河边扶植了一座仿幽州的城敦。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即辽太祖。
辽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大部分官名及职掌因循唐制,并参照五代和宋朝的官制。官有实授、遥授之分。职事官与散官及阶、勋、宪衔、册封、食邑户数等配套。辽代官名多有契丹语官名,如林牙即翰林,惕隐掌管皇族政教,夷离毕掌管刑狱,乙里免为诰命夫人,等等。
938—982年[1]
中京道治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辖原奚族本土。道
1007年辽圣宗建中京大定府,自临潢迁都于此。1044年辽兴宗升云州为西京大同府。
“辽”、“契丹”二号的本义,“契丹”可解为“镔铁”,乃民族之号;“辽”则国号,得名于辽水。也有学者以为“辽国”一号得名于“辽远”之意。有学者研讨“辽”与契丹语“辽”的内涵,夸大辽“双国号制”的意义。也有学者主张主张契丹是改“晋”为“大辽”,而非改“契丹”为“大辽”[25]。
也有持分歧定见者,以为辽曾九改九复国号,也就是说,辽曾改国号达18次之多[24]。
?畜牧业
辽朝的军队,平时约在二十万至三十万摆布,而契丹部族全民皆兵,辽所能动员的兵力在总人丁当中,比例很高,为164万2800人[34]?。因为保存着原始部族的陈迹,并处于由仆从制向封建制敏捷转化的汗青阶段,军事轨制初期多与本民族社会轨制合为一体,进入长城以南地区后,既保有本民族特性,又慢慢接管汉族影响,具有民族融会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