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突破极限(下)(6)[第2页/共4页]
第二件事是我和崔永元一向在试图做民营企业的口述汗青,他还想把它做成一个小博物馆。中国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大部分现在年龄都很大了,都进入了代际传承阶段,我们想通过影象、声音和笔墨的体例,把他们的设法和经历记录下来。目前,这个项目崔永元已经开端做了,我和其他一些企业以公益的体例帮助他。通过这类体例,我们把大量的质料堆集起来,今后能够放在网上,或者放在一个平台上,让大师能够直接获得。
再有,对人才的活动,我们本身也有一个衡量的标准。第一,情愿来的人比走的人多,申明公司在进步;第二,来的人比走的人牛,也申明公司在进步;第三,来的人开价比走的人高,还是申明公司在进步。但如果反过来,那人才的流失就变成了很大的伤害。
我们再看看潘石屹,他这十几年的生长速率是比较快的。为甚么?因为他分开的时候,我们给他的都是现金,他没有任何费事。而我们万通干擦屁股的活儿干了好多年。我发明,在中国,擦屁股这件事也是很专业的,我们公司有几小我号称“手纸”,专门擦屁股。你别觉得你擦屁股不轻易,我提裤子更难。你擦完屁股就完事了,我还要给你提上裤子,帮你清算好,我前面的活儿比你擦屁股还难。这些事会破钞你很多的时候和精力,也会影响你的生长速率。那么,如何才气包管企业在生长过程中不受人才流失的影响呢?我感觉要靠两个方面。
第二个题目,如何设想股权,才气让大师不分开?我感觉,不是说股权相互牵涉到一起,永久解不开就喝采,一定。实际上,股权的设想跟你的好处和你当时所处的环境背景有很大干系。我们民营企业草创的时候没钱,我们搞均匀有我们的事理。当时是我主持做这件事,我就说,我们几小我缺哪个都不可,每小我的感化都是百分之百的,这才公允。因为我们都不是“富二代”,说我有钱,你来给我打工,我给你5%的股分就不错了。当时大师都没钱,都是靠乞贷。我们最后有一项集资,钱都是借来的,当时候借个几千块钱都很难,谁有钱啊?乃至有的人到海南去的差川资都是借的。
明天,如果你接管的是一笔风险投资,那你能够连设想股权的空间都没有。以是,不要把不分开作为设想股权的前提。如果你但愿你的核心团队保持稳定,那你就多给他们一些期权,鼓励他们多待一些日子。但即便是如许,如果产生分歧,他们还是能够卖股权,还是能够走的。
现在,人才的考评有一些目标,比如一家公司的高管、中层和普通员工的流失率,很多专业的咨询公司都能够帮你做如许的考评。不管如何,大师就看我刚才说的这个衡量标准,如果是正向的,就申明公司还处在上升期,阿谁别人的来去就不首要。初创合股人的分开就像原配仳离一样,总会疼一下,但是不要紧。
北大的女生曾经讲过一句话,叫作“结婚是曲解,仳离才是了解”,我感觉这话有点儿事理。结婚的时候,大师看到的都是对方的长处,都是相互吹嘘着进洞房的。仳离的时候,就像做鉴定一样,鉴定今后,发明本来你是如许的脾气,最后大师相互了解,就分开了洞房。做公司也是如许,合股人一开端夸大相互的长处偶然候是需求的,不然大师就不能在一起。但是,合着合着,你会发明大师在脾气、风俗等方面有很多不成调和的冲突。比如,春秋大了今后,有的人想自在轻松一点儿,多跟孩子待在一起,有的人还但愿持续干,这时候你非不让分开,就是你的不对了。以是,我感觉合好还是分好这个题目不能预设一个前提,关头在于寻觅共同的代价观,并连络当时的环境来设想股权,然后在这个根本上做正向鼓励。如许,即便今后有人分开了,你也能够找到更好的合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