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绿营军制及其变迁(转)[第1页/共4页]
称呼:直隶两江闽浙两湖陕甘四川两广云贵东三省
晚清爽军正都统副都统协都统正参领副参领协参领正军校副军校协军校
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统领的官兵为“营”,均有分汛备御、督辖将弁之责。守备有专管营务、职掌粮饷之责。
军衔
因为宋明以来的重文抑武的政策,清王朝虽是以军事起家,对武官非常正视,但是天下底定后,接收了宋明的汗青经历,实施将兵分离,制止武将拥兵放肆。绿营兵士汲引为军官时,不得在本营任职,守备以上军官晋升后,不得在本单位任新职,不准兵士随军官变更。依躲避轨制,参将以上军官不得在本省任职,都司以上必须在客籍五百里外任职。
直隶总督在同治三年(1864年)加钦差大臣、三口互市事件,授为北洋互市大臣,常驻天津,夏季还驻保定。两湖总督原为湖广总督,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定名为湖北湖南总督,风俗上也称湖广总督。而东北地区原为将军辖区,清末鼎新官制,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建立行省,设东三省总督以钦差大臣兼管三省将军事件之职任,为总理三省军政旗事件的最高军政长官。
天津
对比当代大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绿营的平时批示体系以下:
总兵:武职正二品,全称是“镇守总兵官”。掌一镇军政,率领本标,统领所属协、营将弁,为重镇大臣。受本省总督和提督两重节制。
清朝正处在欧洲各国火器飞速生长,冷兵器敏捷被淘汰的期间,但是清朝统治者自觉高傲、闭关自守,导致清戎服备、体例、练习等各项轨制始终没有离开冷兵器期间的掉队传统兵制。
副将 协
巡抚:全衔普通为“巡抚某某等到处所,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有少数省分因为职责分歧,衔位有增加。系从二品官,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巡抚和总督在职掌上的分别,普通是总督统管军事,巡抚则总理民事,而实际上,巡抚也有办理一省军务之责,特别是巡抚兼管提督者。是以,清朝常例巡抚加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
游击:武职从三品官,如为总兵综理营务则称为镇标中军游击,也有统领营兵的游击。天下共设游击三百七十人,此中海军游击四十九人。
武职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
满清入关后,承常日久,跟着政治的**,绿营兵那种分汛设防、营制不1、变更不灵、将兵不相习的弊端使其也逐步走向腐朽和式微,鸦片战役的失利,充分透露了清戎服备、轨制的掉队和将领的庸懦无能。承平军兴,绿营兵更是遭摧枯拉朽般的打击,因而由乡勇团练生长起来的湘军、淮军等,代替了八旗兵、绿营兵的正规军职位。承平天国战役后,清王朝为挽救统治,一方面裁撤绿营,一方面以湘淮军制建立防军、练军,用洋枪洋炮改装军队,但是成果是一方面裁汰绿营结果不大,1849年绿营兵全军六十一万人,至1887年另有近四十七万人,四十年裁军十四万。另一方面,甲午战役的失利宣布了防军、练军还是不能完成清军的近代化。因而在八国联军侵华战役后,清当局决定实施新政,开端在天下“裁汰旧军,扩大新军”,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当局将绿营一概全数裁撤,改成巡警军。至此,有清以来的绿营兵制结束了汗青任务,但是绿营兵的裁改,一向持续在清当局被颠覆。
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正六品正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