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绿营军制及其变迁(转)[第1页/共4页]
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统领的官兵为“营”,均有分汛备御、督辖将弁之责。守备有专管营务、职掌粮饷之责。
一部中国近代汗青,军事斗争内容zhan有首要的职位,本文试对晚清绿营兵制作一简朴的梳理。
绿营的体例和配置都按照镇戍需求而定。原则是“按道里之远近,计水陆之冲缓,因地设官,因官设兵,既联犄角之援助,复资守御之策应”, “皆量地形之险易,酌兵数之多寡”。是以天下除福建金门、海坛两个海军镇以外,其他水陆各镇体例都不不异。如山西大同镇体例兵士18687人,而云南永北镇体例兵士只要1953人;山西太原镇城守营额定兵士1253人,而直隶宣化镇君子堡营只要五十人。体例固然不一,但每营官兵的体例数量、粮饷供应都是牢固的,非经总督、巡抚会同提督奏请兵部请旨批准,不能随便更易,是以称为经制兵。因为驻地分离,绿营兵中除督、抚、提、镇的本标兵兵力集合、矫捷性强可堪国防军之任外(绿营兵天下总兵力约莫是二千营摆布,而本标兵不过三百营之数)。分汛防兵则更多的担当差人或处所官府差役的职责。
统领:直鲁豫苏皖赣闽浙台湘鄂陕甘新四川粤桂云贵奉吉黑
各省绿营分以镇为最高计谋单位,以营最根基单位,以标加以辨别,普通分为四种标兵:督标、抚标、提标、镇标,另有一种军标,是由驻防八旗兵将军直接统辖的绿营兵。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直接统辖的为本标,其他为城守营和分防营。营以上设本级带领构造--衙门。营以下分哨、司,哨司两级体例是与城守营、分防营的汛地相连络。普通来讲一哨或一司的长官都领一汛,是以绿营防汛兵实际只分营、汛两级。汛虽是绿营的最基层单位,但并非是最小驻军单位,有的汛因为汛地宽广,在其下又设多少墩塘小汛或堆汛。本标驻地较为集合,普通同驻一个城镇或要隘地区,城守营和分防营则驻地极其分离,分汛设防。如江南水陆提督部属福山镇下辖的吴淞营体例官兵不过一千一百余人,却分驻吴淞炮台、县城以及三十五处汛地。湖南镇篁镇,体例兵士4107人,“漫衍汛塘六十七处,驻守碉卡关门哨台七百六十有九”,兵力之分离,不难想见。
参将:武职正三品官,直接统兵。如为总督、巡抚、提督办理营务则称为督标、抚标、提标中军参将。天下共设参将一百七十七人,此中海军参将二十二人。
副将:自清朝始设,为武职从二品。副将的职责普通有两种:一是为将军、总督、巡抚、提督、总兵以及河督、漕督统领军务,称为中军,不另设衙门,但冠以“军标”、“督标”、“河标”中军等称呼,以资辨别,如军标中军副将、督标中军副将等等,天下共设十四人。二是为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分险守要,直接率领军队,称为协标,各掌其分地之军政,以整饬行伍,办理所属参将以下各员弁,天下共一百二十三人,此中海军协副将十九人。在鸦片战役中沙角之战捐躯的陈连升就属于第二种,捐躯时为广东南韶连镇下辖的三江口协副将。
绿营的平时批示体系以下:
文官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知府府同知府通判知县
晚清爽军正都统副都统协都统正参领副参领协参领正军校副军校协军校
提督:武职从一品官,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普通称“军门”,如电影《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兵提督丁汝昌就被称为“丁军门”。提督与总督、巡抚并称为封疆大吏。提督职责为率领本标官兵及分防营汛,节制全省各镇,校阅军实,修治武备,考核武职官弁。为各省绿营最高军事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