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三十七章 盐政之弊[第2页/共3页]
老板娘笑道:“奶奶是第一次吃才会这么说,您如果每天吃这东西,可就不是这个味儿了。”
他们正说着,陆虎拎着一提足有十斤,兀自冒着热气披发着八角茴香香气的牛肉走进店里,嚷道:“不隧道,真不隧道,这是甚么处所,卖肉另有不放盐的,单卖调味的酱油就合二斤肉钱。”
老板娘一边将炒好的一盘木耳炒鸡蛋放在桌上,一边用围裙擦动手说道:“不瞒爷们说,我们这里的盐价比济南府高出一倍都不止,低的时候是一百三十钱,高的时候是二百四十钱,过年的时候卖到了三百钱。不幸见的,山里人本来就穷,山上地气薄,庄稼的产量低,一亩山坡地种出的地瓜还不及一斤官盐钱,贫民们不得已就找机遇买点便宜的私盐,可这两年官府追的紧,卖私盐的少了很多,有的小户人家几个月都吃不到一点盐,身上没劲走路都是打飘的。”
“这么贵,不是把你当外村夫骗了吧。”姚秋山说道。
解释完朝廷的盐政,康时勤奇特的问老板娘道:“济南一斤盐是七十钱,你们这里是产盐的州县,应当比别的处所便宜才对啊?”
“嘿嘿,有过之而无不及。”
老板娘给肉铺辩白道:“这镇子南来北往的都是外村夫,多是贩盐的熟客,咱给说句公道话,在这里开店的如果不实在,早就关门了。实在是盐价太贵了,在沂州府几十年熟牛肉都是一百大钱一斤,这几年盐价涨的蝎虎,你说牛肉如果也涨个二十、三十钱的,哪个还来买?”
老板娘一边在灶旁忙活一边道:“这位老爷是个明白人,难为您几位朱紫委曲到小店,我这就多炒两个小菜,屋内里另有本身酿的地瓜酒,喝体味乏还不醉人,酒钱就不收各位的了。”
苏敏也拿起一块尝了尝,吃惯了白面细粮,再吃这地瓜煎饼,风味分歧,公然爽口。陈盼儿吃的太猛被噎住了,苏敏忙给她拍后背,有递给她一杯水,陈盼儿好轻易将一口煎饼咽下,才对老板娘说道:“你这煎饼这么香,的确比济南府的王麻子烧饼还好吃,如何还说入不得口?”
苏敏听了并没有说甚么,看大师都吃完了,站起家说道:“这个饭吃的好,陆虎,赏老板娘五两银子。”老板娘迷瞪的接过陆虎递来的一锭银子,看着白灿灿沉甸甸的银子,她口里结结巴巴的说道:“爷们赏的太多了,给二百钱就够了,这我如何接受的起,要不我再给爷们做点甚么带走路上吃!”
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苏敏虽传闻过,但从未看过,也想听听,也催他讲下去。姚秋山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稀饭,侃侃说道:“扬州的盐商实际上有两个商会,一是晋商,一是徽商,晋商不消说了――‘山西老扣’,穿老棉袍子,吃馍馍,死了今后在地窖里留一大坛子元宝给儿孙;徽商就不一样了,起屋造园子,吃淮扬大菜,听戏泡澡堂子,逛红粉之地,怎一个奢糜了得。”
那八字胡还待叱骂,康时勤分开人群走上前两步拱手道:“各位差爷,我们实在是本分的盐商,从济南府来沂州贩盐的,有盐引为证。”说着从身上的褡裢里取出几张盖有转运使衙门关防的黄纸奉上前,有衙役接过送到八字胡的手中。八字胡略看了一眼,就把盐引揣到怀里,说道:“现在假盐引多的是,还是是把他们先绑归去,再渐渐验看盐引不迟,给我上,老端方抓到一个私盐估客,许老爷赏银二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