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阳台[第1页/共3页]
赵阙见他二人你来我往实在烦躁,伸手一把扫乱了棋局,直起家,视野在两人间游移,“下完了?”
“太医署类目繁多,药品齐备,自当受命,旁的还好说,只是这仙鹤草・・・・・・我朝地处东南,气湿地热,不宜仙鹤草存活,太医署虽录有药性,却未有存用。”
一个断了根的宦官,也敢这般同本将军说话,难怪入宫三十载只混成看人神采的二等主子,狄应心下冷嗤,摇手叹声,“公公羞煞本官矣,夫人自十五岁跟了我,费事不弃,当年我随陛下南征北战,她一人在乡间扶养兴儿,毫无牢骚,这些年是我虐待了她,不若怎会病痛缠身却哑忍至今呢,唉・・・・・・”,说着干涩的眼角挤出几滴浊泪。
“滚!”,赵阙低喝一声,围观三民气神剧颤,再硬挺不下,闷闷拜别。
“清净多了――”,柳音怡然长叹。
“快请――”,狄应忙起家相迎,寺人不得已也跟着动了动,走到门口,便见长须太医已拾阶而上。
柳音丢去一记白眼,“天然是我说,你那张嘴,难道要说掉了柳某的性命。”
二人不语,悄悄看着他。
“弟子与他说了,他又说若不肯相见,须遣一得力道长伴同前去。”
宿室内,白髯老者静坐矮床边沿,左手掌心轻扣下丹田,右手附于其上,听闻频密的脚步声渐远,下垂的眼皮微微暴露两条裂缝,三月前,飞升成仙的道家鼻祖忽入梦来,赐言,秉心持性乃是正路,而后,他便撤手观中一应事件,不睬俗尘,整日闭关打坐思悟道法。
想起诸月前那段清楚的梦境,银鬓霜须的老者披云挂月浮游天上,手中执了一柄拂尘,莫名其妙说了一通他听不懂的怪话。
前厅内,随行至府的寺人坐鄙人首,翘起兰花指的赤手掌托着茶杯,笑成了一朵烂菊。
“山高路险,怎就很多人好来这里祭奠。”
瞬息间,余下仅剩五人,除了单手捏子正要落棋的柳音外,旁的三人仗着柳士在场,棋局未完又心有不甘,壮着胆量不肯走,另有一人对坐另一侧,一席月白长衫,腰间的玉珏竟不如他风韵惹人,此时目光紧盯着棋盘,涓滴不睬会身后的赵阙。
“巧舌・・・・・・如何巧舌,”,赵阙呐呐道,忽地一愣,脸上暴露笑意,指着柳音,“到时你来讲,我一介武行,笨口拙舌的・・・・・・”
赵阙站在山腰高处,抹了把汗,低头拉开布囊看了看将军令牌安在,收紧囊口,朝着百丈外耸峙山颠的阳台宫走去。
“哈哈哈哈・・・・・・”,赵阙心安,开朗笑开。
“柳士安在?”
赵阙摆手,打断了柳音,“你说得倒是好听,将军哪管这很多,到时指责下来,自不消那老道担着。”
仆人还没答话,一转头就远远瞥见清风亭里外人头攒动,最边上的人一个个还踮高了脚伸长脖子往里瞧,惊呼的,低语的,指手画脚的,好不热烈。
寺人顿时也变了神采。
“好・・・・・・”
“是”,小道童又拜了一拜,回身朝来处的方向跑去,一面搔搔耳背,咕哝着,“上仙临梦?”
“你另故意下棋,将军交予我俩的差事你推给我一人也就罢了,还敢问我何事!”,赵阙分厘不让,回道,“阳台观那老道不止他不肯出山,连个座下弟子也舍不得,还说甚么让我挑个新入门的嫩头青领返来,那管个屁用!”
“道尊的脾气天下那个不知,你我只需巧舌回禀,将军怨不到我二人身上。”
“真是个粗暴莽夫”,道童气骂。
天赐规语于阳台观,观内稍有些悟性的哪个不是欣喜万分,恰好观主仍旧固我,将诸事萧洒抛下,一头扎进尘凡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