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的三国我当家》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卫觊建言[第2页/共3页]

“公子要如何点窜?”

蔡文姬又喜又疑,从速催促着回府要刘墉将纸拿出来。

刘墉赞道:“伯觎兄之策循序渐进,思虑精密,刘墉心悦诚服。”旋即又轻叹一声,说道:“伯觎兄,关中、关外经十年战乱,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百姓温饱交煎、苦不堪言。现在域宇方平,民气机定,切不能再行苛虐之策。刘墉觉得,朝廷应施以轻徭薄税乃至免除洛阳、长安一带的赋税,减轻百姓的承担,将摄生息,方是正道。不知伯觎兄觉得如何?”

蔡文姬啧啧称奇,叹道:“不知公子从那边获得的,不想妾成分开长安才约一年,天下竟出了这么多功德物。”

“刘将军考虑极是精密周到,下官附和。下官这便去拟文。”

“刘墉定当伴随。”刘墉仓猝承诺。

刘墉想着本身进城时所见,此事虽已过近十年,但是全部洛阳城还是到处残垣断壁,一遍狼籍,不消说也晓得是如何环境了。刘墉叹了口气,道:“国度不幸啊。刘墉明白了,伯觎兄请。”

卫觊见刘墉所行主张与本身如此近似,更可贵的是如此亲民爱民,当真是喜出望外,躬身说道:“下官领命。不知将军对报告有何要求?”

“就说卫觊卫伯觎献计给刘墉,刘墉感觉治书侍御史之策甚好,故转呈丞相,望丞相采取之。”

刘墉也笑道:“我也只晓得这两句。”又问道,“你家蜜斯写书可有甚么困难?”

刘墉笑了笑道:“蜜斯尽管照此点窜便是,刘墉自有事理。”

好一会儿,蔡文姬方停止抽泣,用丝帕拭去泪痕,对刘墉道:“奴家想明日前去故居看看,不知公子可否相陪?”

蔡文姬解释道:“公子有所不知,这纸虽好却极易被虫蛀,不耐保存,还是用竹简最好。”

蔡文姬心中方知刘墉本意,脸上飞起几朵红晕,晒晒隧道:“可贵公子用心。妾身默写的进度怕是不快,此事还等今后再办吧。不过还得烦劳公子为妾身筹办大量的竹简才是。”

蔡文姬笑道:“这些只要妾身记得,别人又如何帮得了我?”蔡文姬嘴角上翘,脸露调皮之色,似是戏谑刘墉常日里聪明非常,如何说出如许无知的话。

蔡文姬听闻眼睛一亮,欣喜道:“公子所言极是。妾身现在还记得八百来篇,这便写将出来。”据史乘记录,蔡文姬归汉时虽已离家十数载,却仍能记得此中四百多篇,真是影象力惊人。

蔡文姬吃了一惊,惊奇道:“公子何故推让,此中大部亦是你的主张啊。”

“忸捏!刘墉位卑职低,只能尽此微薄之力。伯觎兄若再无定见,烦劳拟文出来,你我呈报丞相如何?”

刘墉笑道:“何需竹简,刘墉处纸张颇多,蜜斯固然用便是。”

刘墉刚舒口长气,却听蔡文姬问道:“公子可知奴家故居还在否?”

刘墉还在考虑如何对蔡文姬答复呢,卫觊已经将拟写的奏章呈送了上来。刘墉不由感慨卫觊办事效力之高,也证明他的确是个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的好官。

刘墉含笑道:“蜜斯还需刘墉筹办何物,固然叮咛便是。”

看着那白净、坚固而丰富的纸,蔡文姬欣喜不已,却仍有些思疑隧道:“这纸虽大不不异,不过真的能够防蛀?”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