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卫觊建言[第3页/共3页]
卫觊侃侃而谈道:“盐、铁乃国度税赋之重,关乎社稷安稳、民气安宁。可自董卓之乱后,朝廷对盐铁税便再充公取,尽皆流失,此大谬也。下官觉得,朝廷应马上颁行诏告,重设盐、铁司,规复盐、铁专营,由州县官府领受,设专人监卖,其他任何人不得私采私卖,如此一来,短时候内朝廷便可征收到大量的税银。朝廷从上交的税银中抽出一部分钱来采办粮种、牛马、耕具等,如有百姓返来,便供应米粮及东西,对辛苦耕耘者予以嘉奖。如果如此,远在他乡的百姓传闻此事,必会日夜兼程,抢先恐后返来,如许粮食便会有堆集,关中、关外便会重新繁华起来。”
刘墉一呆,迟疑着不敢应对。蔡文姬进城时便已见洛阳的苦楚模样,本就心神不宁,现在见刘墉这般模样,最后一丝但愿也幻灭了,内心酸楚难耐,眼泪便串珠般坠落下来。
刘墉刚舒口长气,却听蔡文姬问道:“公子可知奴家故居还在否?”
蔡文姬听闻眼睛一亮,欣喜道:“公子所言极是。妾身现在还记得八百来篇,这便写将出来。”据史乘记录,蔡文姬归汉时虽已离家十数载,却仍能记得此中四百多篇,真是影象力惊人。
刘墉点了点头,在太守府中专门划了个小院让蔡文姬在内里放心写书,除两个丫头按期送些茶水和点心外,任何人不得打搅,本身则带着卫觊四周体察民情,安抚百姓。
卫觊微一点头,道:“刘将军在河内连推数策,设立专署收置灾黎安宁民气,建立联防保护治安,实施屯田规复活产,卫觊觉得,这是尽快稳定民气,促进生长,抵抗内奸不二之法。下官觉得,关表里也皆可照此实施。只是屯田之策虽好,所费银两却颇多,短时也难见效果,恐生变故。”
卫觊拱手答道:“禀将军,帝都先有十常侍之祸,后又逢董卓之乱。董贼裹胁圣上、百官,并摈除洛阳数百万人丁西迁长安之时,一把大火将洛阳城及周边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房屋全都放火焚毁。昔日繁华昌隆的洛阳城,刹时化为一片废墟,苦楚惨景令人顿足怜惜,至今思以后怕。”
刘墉笑道:“何需竹简,刘墉处纸张颇多,蜜斯固然用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