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1页/共4页]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学而第一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317』子贡欲去告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成行也。”
『424』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富而好礼者也。”
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敷者。尽有之
错诸直,则民不平。”
矣,我未见也。”
,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不足力,
“瑚琏也。”
习乎?”
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论语》
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斯乎!”指其掌。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敷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敷征也。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以是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谓:“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天真’。”
『420』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8』子曰:“朝闻道,夕夕死可矣。”
『311』或问(衣帝)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
『413』子曰:“能以谦逊为国乎?何有?不能以谦逊国,如礼何?”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9』子曰:“吾与回言整天,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使民颤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
『314』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冒昧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36』季氏旅於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其何故行之哉?”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