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危机中的忧与思(财经郎眼07)》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24章 当“城市化”遭遇“逆城市化”(上)(2)[第4页/共4页]

王牧笛:2010年初有一个调查陈述,叫《中产家庭幸运白皮书》,中国经济最为发财的北京、上海、深圳等都会的中产阶层幸运指数相对较低,与人均支出不成反比,特别是2009年房价飙升,令很多中产者感到痛苦,住房成了豪侈的事情,这也是他们要逃离北上广一个首要的身分。

王牧笛:传授的体贴实在是说让农夫通过连合起来、构造起来闯市场,然后共同分享“都会化”的红利。实在,我们鼎新开放三十多年,一向是乡村在反哺都会。比如说工农产品“剪刀差”,城里人享用着便宜的农产品。走到明天,“都会化”不竭扩大,不竭地征用地盘,已经扩大到了乡村这个处所。那么是否能够通过一种有效的轨制运作,让都会来反哺乡村。

王牧笛:但是这个结束“都会化”过程,现在被媒体解读成“房地产边沿化的前兆”。就是说因为这个高速的、大面积的“都会化”渐渐要见顶了,那就意味着房地产要渐渐被边沿了。

李银:是6543万套。

李银:我想起一个笑话,我有个朋友,他是很着名的一个修建师,他跟我说现在天下各地着名的修建师事件所都来中国了。

李银:就是要把人从地盘上束缚出来。

郎咸平:对,又是“产业化”。有一个叫《交际事件》的杂志赐与重庆形式很高的评价,但是重庆形式还是没有跳出“产业化”拉动都会生长的门路,固然它和我们本地地区不一样,本地地区的产品90%是出口,重庆的产品90%是内销。但还是没有逃出“产业化”拉动都会生长的宿命,这是非常可骇的。那我叨教你,“都会化”达到顶点以后,你下一步该做甚么?

郎咸平:对,但是你晓得中国的环境不太一样。我举个例子,按照我们的研讨显现,中国经济80%的增加来源于钢筋水泥,20%来源于劳动力的投入,根基上没有技术进步。是以我刚才讲了,产业出产,出产的是钢筋水泥;促进都会生长,用的是钢筋水泥;拉动房地产生长,消耗的还是钢筋水泥,到最后我们发明,都会没有任何技术进步。更可骇的是,只要“都会化”一停止,甚么都停摆了。那我叨教你,美国事如何对付这个呢?

“都会化”见顶以后

王牧笛:以是这类少失业的“都会化”供应不了这么多失业岗亭,这就导致了2010年年初返乡潮的征象,很多人说这是候鸟式保存,但是厥后发明很多农夫再也不返来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