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搜神记1》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6章 搜神记卷十二(2)[第1页/共4页]

越地深山中有鸟,大如鸠,青色,名曰冶鸟。穿大树,作巢,如五六升器,户口径数寸;周饰以土垭,赤白相分,状如射侯①。砍木者见此树,即避之去。或夜冥不见鸟,鸟亦知人不见,便鸣唤曰:“咄咄上去!”明日便宜急上;“咄咄下去!”明日便宜急下;若不使去,但谈笑而不已者,人可止伐也;如有秽恶及其所止者,则有虎通夕来守,人不去,便伤害人。此鸟,白日见其形,是鸟也;夜听其鸣,亦鸟也;时有观乐者,便作人形,长三尺,至涧中取石蟹;就火炙之,人不成犯也。越人谓此鸟是越祝之祖也。

①鲛(jiāo)人:传说中的人鱼。

越地的深山中有一种鸟,像鸠鸟那么大,有青色的羽毛,名叫“冶鸟”。它凿穿大树做窝,窝像五六升的器皿,出口处直径几寸;窝四周用红色泥土涂饰,红白两色相间,形状跟箭靶一样。砍木的人见到这类树,立即躲开它走了。偶然入夜看不见冶鸟,冶鸟也晓得人看不见它,便叫喊说:“咄,咄,上去!”第二天就应当从速上山。如果它叫喊说:“咄,咄,下去!”第二天就应当从速下山。如果它不叫喊,只是笑个不断,人便能够留下来砍木。如有肮脏之言说它,或者叫它停止的,就会有老虎彻夜来看管,如果砍木的人不分开,老虎就会伤害他。这类鸟白日的形状,是一只鸟;夜晚听它的叫声,也是一只鸟。偶然抚玩玩乐,就变成人形,长三尺,到水涧中捕获溪蟹,放在火上烧烤,人们不成以去扰乱它。越地的人说这类鸟是越地巫祝的先人。

①狗洞:狗洞。

【注释】

吴时,将军朱桓得一婢,每夜卧后,头辄飞去。或从狗洞①,或从天窗中出入,以耳为翼。将晓,复还。数数如此,傍人怪之,夜中照视,唯有身无头,其体微冷,气味裁属②。乃蒙之以被。至晓,头还,碍被不得安,两三度堕地,噫咤③甚愁,体气甚急,状若将死。乃去被,头复起傅颈。有顷,战役。桓觉得大怪,畏不敢畜,乃放遣之。既而详之,乃知本性也。

时南征大将,亦常常得之。又尝有覆以铜盘者,头不得进,遂死。

①累世:接连几代。

【译文】

临川间诸山有妖物,来常因大风雨,有声如啸,能射人。其所著者,有顷便肿,大毒。有雌雄,雄急而雌缓。急者不过半白天,缓者经宿。其旁人常有以救之,救之少迟,则死。俗名曰刀劳鬼。故外书云:“鬼神者,其祸福发扬之验于世者也。”《老子》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但是六合鬼神,与我并生者也。气分则性异,域别则形殊,莫能相兼也。生者主阳,死者主阴,性之所托,各安其生。太阴当中,怪物存焉。

鬼弹

【译文】

【译文】

南海鲛人①

当时去南边征讨的大将也常常获得这类人。又曾经有人用铜盘覆挡住飞走头的身材上,头不能附接到身材上,就死掉了。

刀劳鬼

秦时,南边有落头民,其头能飞。其种人部有祭奠,号曰“虫落”,故因取名焉。

庐江耽,枞阳二县境,上有大青小青黑居山野当中,时闻哭声多者至数十人,男女大小,如始丧者。邻居惶恐,至彼奔赴,常不见人。然于哭地,必有死丧。率声若多,则为大师;声若小,则为小家。

蘘荷根攻盅

长江汉水流域,有一种貙人。他们的先人是禀君的后代。貙人能够变成老虎。长沙郡所属的蛮县东高口的住民,曾经制作木笼用以捕获老虎。木笼的构造被触发了,第二天大师就一齐去打老虎,却见一个亭长,包着红头巾,戴着大帽子,坐在木笼里。便问他:“你如何会落进这个木笼里?”亭长很活力地说:“明天俄然被县里呼唤,早晨下雨,为了躲雨才误进了这个笼子。从速把我放出来!”大师问:“你被呼唤,不是应当有文书吗?”亭长当即从怀里取出呼唤的文书。因而人们就把他放了。随后再看他,竟变成了老虎,往山上跑了。有人说:“貙虎变成的人,喜好穿紫色的葛衣,他的脚没有后跟。老虎中有五个脚指的,就是貙虎。”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