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庶女生存手册》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 翻腾[第1页/共5页]

宝信堂的确也不是甚么很有着名度的堂号,杨家本家用的是郡望为堂号,宝鸡堂杨与天水堂桂,都是西北赫赫驰名的望族。只是大老爷单身一人在江南落地生根,一转眼就是二十多年,和本家又有些生分,不过是近十年来,才用了宝信堂的堂号。江南官僚晓得很多些,出了江南三省,这个堂号就没那么清脆了,一起上有眼不识泰山者,也都情有可原。

这一场硬仗就打了三个月,皇宗子终究因为粮草出事败北被擒,接着就是一场骇人听闻的大洗濯,朝廷高低和皇宗子有过联络的官员不是杀就是关,到现在都另有上百个在诏狱里展转,皇宗子胡乱攀咬,甚么许家、桂家、杨家、秦家都被指认,气得皇上数次吐血,一向乱到了昭明二十五年三月,皇上赐死皇宗子为止,这场乱象仿佛才算是有了扫尾的意义。

这是个琐粗活,七娘子固然耐烦绝佳,看了没多久,也有些困意,便引着大太太先不忙遴选屋子,问大太太,“是不是该给亲朋老友们写帖子了。”

大太太挤出一丝笑,挥了挥手,轻描淡写隧道,“唉,皇城根下长大的小民,甚么世面没见过,不免就刁钻了些。”

这是七娘子轻车熟路的活儿,她垂首刚写了几行字,就听得大太太咦了一声。

七娘子也不动声色,叮咛立冬,“问问父亲是甚么意义,要不要通名报姓,把这场曲解消弭于无形。再请船娘问一问,劈面这许家的楼船里,坐的是许家的哪位少爷奶奶。”

“你看这朝阳门挨着城门的那条胡同?往里走就是老字号的馒头,两个一斤童叟无欺,硬是就要比别家苦涩上几分。”大太太却被勾起了谈兴,车一起走,一起为七娘子说街景,“我打小就喜好吃这家的馒头,可买卖太好,不趁早底子买不到,从小时雍坊过来,要绕过一全部皇城……当时候你外祖母还在生,就怕宠嬖了我,两三个月才派家人夙起来回半个时候给我尝尝鲜。”

大太太一起絮干脆叨,“这是宣武门里街,李阁老胡同――前朝的李东阳就住在这条胡同里,再拐过弯就到了……”

不想这谎言传到了都城,已有两三个月没有上朝的皇上第二日就加开朝会,生龙活虎地呈现在群臣面前,谎言天然不攻自破,鲁王干脆不管不顾强攻都城,若非皇上临危急命牛德宝将军从宣德回兵来援,又以平国公父子带领禁军保护京畿,都城几近要被鲁王攻破。

这一年多来,固然朝堂风云起伏,但杨家的内宅却很安闲,七娘子也可贵地过了过舒心的日子。

这三进的院子,大老爷天然是占了外院与东西两个偏院,大太太占了正院,两个姨娘别离安设在偏院,后院就给了七娘子,东西偏院存放箱笼,说来也算是井井有条,可从江南带来的多少东西,都要归置出去,后院的两个偏院不免就占得满满铛铛的,就如许另有好些宝贵的安排收住了没有拿出来摆放――世民气里都稀有,住在这小院子,不过是因为大老爷要韬光养晦,不肯给同僚落下话柄,一等脚根站稳,他们就要换处所了。

这话固然是客气,但也有几分出自肺腑的意义,大老爷就跟着叹了口气。“也都是见步行步……”

七娘子留意看时,却不过是朝阳门外路边的一个小摊贩罢了,如何看,都看不出这家的薄脆,名声竟都传进了深闺。

立冬未几时就给了回话,“老爷说,如许的小事,也无所谓个是非,都是亲戚,且让许家的楼船畴昔就是了――还叫我们别多嘴多舌,暴露身份,免得许家人晓得了还要来赔罪,更加花工夫。”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