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庶女生存手册》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上京[第1页/共4页]

正说得热烈,船身忽地微微一震,世人都觉得是前头的船只出了港,都是精力一振,不想过了一会儿,船头倒是影影绰绰,传来了喝骂之声。

“恰好本年是朝廷造大册的日子,”老船娘一边擦地一边同粗使婆子唠叨,“从南边来的官大人们,有谁经得住水路的折腾?还不都是要从水路上通州?这一下担搁住了,多的是急得额角冒汗的,这不就把箱笼丢给小厮们,本身捧着金册先搭划子带个小厮儿进京去了?担搁了朝廷登册,不大不小是个罪名……”

这是江南盐商昔日里南来北往乘坐的私船,因着杨家百口上京,大太太嫌官船太狭小,又多年久,便经浙江布政使石家穿针引线,问这位不着名姓的盐商“租”来一用。至于房钱如何算,这就不是七娘子体贴的事了。

见了七娘子,世人都笑,“小七怕是等不及想下船了吧?”

“唉。”大太太越想越不痛快,“家下就这一对后代了,还非得把儿子留在姑苏!老爷真是年纪越大,脾气更加古怪……”

大太太面上一喜,口中却还是笑道,“也不能这么说,许家的儿郎多年来,在边关的时候多,在家的时候少……几个嫂子,也都是苦过来的。”

“可不是?”老船娘一口的京腔,“我常和我们家小子说,是宁娶大族婢,不娶贫家女――”

这女人又心不在焉地笑了笑,才问,“你立夏姐姐呢?”

接着又是七姨娘软绵绵的吴侬软语,“谁说不是呢?老爷也实在是谨慎得过分了。我看着这几日,好些船就抢着泊岸了,看官位,也不过是四品、五品的郎中呀、御史呀。”

十二姨娘叔霞又笑着为大老爷辩白,“初入都城,人生地不熟,再说,这一次入阁,听老爷的意义,碍着了几个大人的出息……”

提到九哥,大太太脸上顿时就蒙了一层思念,“九哥这从小到大,是没有分开我眼皮底下!那头几天我真是吃不好睡不好,就怕四姨娘年纪大了,思虑不过来,委曲了我们家这个娇滴滴的令媛小少爷!”

自从昭明二十四年蒲月鲁王谋反后,朝廷里就一向没有温馨下来。足足闹到本年四月先帝大行,这涌动的风云才告了一段落。却不想国丧未完,又多了一重家丧――秦帝师本年六月寿终正寝,虽说几个后代辈并大老爷都只用服三个月的孝,但大太太身为出嫁女,却要服上一年的齐衰孝,现在三个月热孝畴昔,身上也只敢穿青布衣裳,佩一支银簪装潢,倒是显得身边的两个姨娘,都要比大太太繁华些。

十二姨娘顿时捂嘴一笑,“这就是五女人的福分了,也就是这半个月工夫就怀上了,才进门没有半年就有了身孕,许家的几个妯娌,但是都没有如许的本事吧?”

大太太眼角眉梢,是喜忧参半。“可还不是这句话了?客岁十月结婚,没有三天就接了皇命,还觉得西线无战事,凤佳这孩子能安逸几年,没想到皇上太看重也是不好……自打结婚,也就是三月份在家住了半个月的工夫。”

她打扮得虽并不张扬,但眉宇间天然有一股宁静婉约气味,头顶的银团花做工邃密,虽是银器,但看得出光是这份做工,就抵得过这银饰的分量。平凡人家的官家蜜斯与之比拟,恐怕都要少了几分安好。

“那倒也是。”大太太顿时改了口,“我们家在都城毕竟根底尚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七姨娘不要藐视这些御史,如果获咎了他们,可就费事了!”

为此是特别留下了董氏伉俪这对识途老马照看,又托了留守江南的四姨娘打理九哥平常起居,管束他好生读书,饶是如此,大太太一起上也是不知念了几千遍九哥,心心念念,就怕九哥不在身边出了甚么不对。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