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第3页/共3页]
“那天然。杜家现在是不可,可如何说也是士宦之家,杜先公和杜二郎都是入了仕的。现在这杜小娘要嫁去阆州的褚家,传闻也是个士族。”
三月的气候,恰是阳春回暖。气候连晴了数日,碧空如洗。
一阵吹打之声忽而沸沸扬扬传来,引得人们纷繁探头张望。只见石桥那边,一辆牛车装潢五彩缓缓而来,前呼后拥,吹打之人衣裳鲜丽,好不热烈。
她五更起家,盥洗穿衣。头发被梳得一丝不苟,两名族中的妇人一左一右地按住她,用细线给她开面,疼得她满眼泪水。
旁人跟着看去,只见那人的刀苗条,刀柄上裹着鲛皮,除此以外,并无贵重装潢。
“都城的贵眷也来玩耍么。”待车队分开,世人群情开来。
“不绑人亦是先前商奉迎的。”田郎接道。
“是呀,山高林密,也不知何时是个头!”另一人用袖子扇着风。
“耿爷!”又有人道,“这些人如何办?”
这本来就是祖母给我的。宁儿在内心道,低头不语。
门路在山间变得不平整,牛车的木轮硌在□的石头上,收回粗钝刺耳的声音。
那人点头,笑道:“你未曾参军看不出来,那可不是拿来安排的仪刀,杀气重着哩。”
“嫁女?可杜大郎生的不是两个儿子么,哪来的女儿?”
田郎没有说话,只将眼睛清凌凌地看着耿二。
火线,白顿时青年的身影英挺,撩民气动。
通衢两旁新种的青绿,农夫在地步里耕耘,赶路怠倦了的行人在挑着酒旗的草庐里歇脚。
女子愣了愣。
“勿哭,哭甚么。”大伯母崔氏手里掂着一向寸许长的金钗,笑眯眯地说,“阆州那边但是个大族,叔伯中有好几位在京中。你那夫君乃是长房宗子,你嫁畴昔但是纳福呢。”说着,她把金钗插到宁儿的发髻上,道,“这金钗是你祖母传下的,你大伯舍不得你,就给你做了嫁奁。”
世人一哄而起,纷繁搬起财物,蹿回密林。
世人大笑地拥戴。
待清算结束,告饶声和呵叱声在山谷里交杂,山贼们盘点着从牛车上搬下来的财物,喜滋滋的。
“得田郎一起照拂,妾有礼了。”女子款款施礼道。
牛车一起摇摇摆晃,当内里的伶人累了不再吹打,宁儿听到农夫赶牛的呼喊声——已经出城了。她摸摸腰上,私藏的物事安然无恙,幸亏衣裳充足广大。
“哦!”妇人恍然大悟,“这么说这嫁的就是杜二郎的女儿?这两年可不如何见过她,可真是深养闺中。”